第二三〇四章 站边

    第二三〇四章 站边 (第2/3页)

避讳沈溪,他知道谢迁在接下来两三天时间内便会抵达长城内关。

    ……

    ……

    京城内,有一部分人对沈溪的遭遇幸灾乐祸,其中就包括外戚张氏兄弟。

    得知张太后不但派人接管沈溪军权,还派出杨一清跟朱晖去山西平乱,张鹤龄和张延龄很高兴。

    张鹤龄一改以往沉稳内敛故作深沉的模样,在弟弟面前表露出一种宽慰的姿态。

    “……就说姐姐站在咱们这边,她对沈之厚怎么可能会没有防备?现在这一系列重拳下去,看那小子还怎么嘚瑟,老老实实把兵权交出来了,只是派去剿灭匪寇的人是朱晖而不是张懋那老匹夫,不然的话咱在京城的日子会更舒坦……”

    说话时,张延龄对张懋可说没有任何尊重可言,对沈溪更是充满轻蔑,一副小人得志的模样。

    张鹤龄这次倒是没有反驳弟弟,道:“太后不派张懋,还是有一定道理的,毕竟现在京城这边也需要稳定。”

    张延龄道:“有咱们兄弟坐镇怕什么?张懋那老匹夫,听说最近一直跟姓夏的家伙下棋,每天都待在府中,也不见他办正事,就这样还能指望他?不如送到山西去锻炼锻炼,他不是什么功臣之后?我倒要看看他有没有沈之厚的本事。”

    张鹤龄没有回答,看着弟弟问道:“太后最近可有派人到你府上说什么?”

    张延龄一怔,随即摇头:“姐姐想要说的,之前咱们兄弟进宫时不都说完了么?这次姐姐应该是跟内阁那边商议的对策吧?听说……谋主是杨廷和?”

    “嗯。”

    张鹤龄点头道,“宫里的暗线是这么说的,杨廷和这次出手,俨然有跳过梁储,跟谢于乔角逐内阁首辅的意思,却不知太后为何对他如此信任?此人之前跟我们也有过节,还是多加防备为好。”

    张延龄一摆手:“他算什么东西?内阁三个人,他排最末,就算谢于乔退下来,也轮不到他来当首辅,这次姐姐不过是利用他一下而已。大哥,要不咱也做点事情吧……你看是否派人去刺杀沈之厚?”

    “你疯了吗?之前的教训全忘了?”张鹤龄对张延龄说的事情非常震惊,随即愤怒地站起来,气得指着弟弟说不出话来。

    张延龄笑道:“今时不同往日,大哥以为我会贸然动手吗?上次完全就是一次不成功的刺杀案例,该犯的毛病咱的人几乎全部占齐全了,到现在为止还不知道是否有人在背后搞鬼,不然怎么表现那般拙劣?这次咱们精心筹划,还有……人……暗中帮忙,肯定会一举奏功!”

    “不必再说了!”

    张鹤龄黑着脸道,“别以为我不知你跟南方的匪寇有勾连,劝你少跟那些人来往,他们可不是什么善茬,现在朝廷没时间对付他们,但以后呢?你别忘了,当初沈之厚崛起,就是在东南沿海剿灭这些乱七八糟的匪寇,才被先皇欣赏的。”

    “知道了!”

    张延龄没去跟兄长争辩,脸色非常难看,但终归还是忍住心里想要说的话。

    张鹤龄继续道:“至于你要怎么对付沈之厚,我不管,但有一点你要记住,做事一定要圆滑些,论心机和谋略,你跟沈之厚提鞋的不配,若你跟他来硬的,或者斗脑子,不如直接缴械投降!”

    “现在太后能运用的力量都已用上,终于顺利打压了沈之厚的嚣张气焰。若你还想用那些上不了台面的手段,趁早死了这条心吧!”

    张延龄一张脸涨得通红,站起来瞥了兄长一眼,一甩袖道:“那咱们走着瞧!”

    ……

    ……

    居庸关内,沈溪正在耐心等候谢迁到来。

    此时谢迁正马不停蹄往居庸关赶,路上一刻也不敢耽搁,力求最短时间内抵达长城内关。

    但路途有些不太顺当,进入九月后,天气忽然转凉,时值小冰河周期的宣府地界居然下起了雪,虽然这场雪不大,气温却骤降,宣府到居庸关这段路变得泥泞不堪,谢迁的行程眼看就要耽误。

    路途上谢迁还在体会寒风中赶路的辛苦,而沈溪则继续在居庸关里享受温香满怀,反正暂时不着急走,手头也没什么公事需要处理,一到晚上,他就会去惠娘处团聚,这几天下来夫妻间的感情快速升温。

    一直到九月初六,谢迁依然没抵达居庸关,不过沈溪得知,谢迁已至怀来卫城,再有一两天就会到。

    这天晚上沈溪依然留宿惠娘处,这其中也有跟惠娘和李衿告别的意思,接下来两天他要留在临时府邸处理一些事务,不会过来跟二女相会。

    当天惠娘下厨,为沈溪准备了几个下酒菜,沈溪平时不喜欢饮酒,但因为在惠娘这里留宿,可以恣意些,他偶尔也会喝上两杯助助兴。对于沈溪来说,他很喜欢这种跟惠娘相处的感觉,走到哪里都不会有在惠娘这里安心。

    饭桌上,惠娘显得很谨慎:“老爷确定要出发了吗?”

    “不走难道还要留下来继续陪你们?”沈溪笑着说道,手上拿着酒杯,望了一眼旁边手持酒壶随时准备给他斟酒的李衿。

    李衿眨眨眼不知发生了什么事,怎么突然间酒桌上的氛围就变得怪异起来?就算李衿再聪明,也理解不了沈溪跟惠娘的相处和沟通方式。

    惠娘道:“现在老爷的日子应该不好过吧?朝廷上下都将老爷当成大敌,老爷这会儿出去请回陛下怕不那么合适……再者,若路途上有人对老爷不利的话,谁能保护老爷周全?”

    沈溪笑了笑安慰道:“总归身边在有人保护,难道我出一趟远门,还能让自己置身险地不成?惠娘你尽管放心好了。”

    惠娘点了点头,还想说些什么,却突然顿住了,低下头来脸上出现一抹哀色。

    沈溪没有询问具体是什么事情,这也是两人间形成的默契,等他放下酒杯时,李衿急忙过来添酒。

    过了好一会儿,惠娘精神恢复了一些,才问道:“老爷,这几天应该有京师的消息吧?”

    “放心,泓儿一切都好。”

    沈溪宽慰道,“除了泓儿,家里也都安好,我已派出人手好好保护,只要不涉及谋逆,朝中根本没人动得了我的人……你这个当娘的尽管放心便可。”

    李衿抿嘴一笑:“姐姐这是想念泓儿了,不过我也挺想的……”

    惠娘白了李衿一眼,似乎是怪妹妹多嘴,沈溪笑着说道:“估计要不了多久我们便可阖家团圆。这次回京,你们把生意重新张罗起来,然后找时间回江南重温一下那边的美妙风景……或许过不了多久,我也要去南方。”

    “老爷要到南方任职?”

    惠娘望着沈溪,目光中满是质询。

    沈溪道:“你以为这次我回到京城,就能过上安稳日子?朝廷的情况比之前我想象的复杂多了,现在的我俨然就是人间公敌,朝中所有人都拿我当靶子,就算我可以悍然出手,把他们逐一拉下马来,也要先忍让,或许我真的会去南方暂避一下!”

    惠娘摇头:“其实老爷现在根本不需忍,更勿论让了……一再让下去,到底要让到何时啊?”

    沈溪道:“还是惠娘懂我,你怎么知道我忍无可忍便不会再忍?其实我也是这么想的,到了这地步,我再退缩的话,等于是让敌人步步紧逼,欺上门来,对我没有任何好处。我可学不来岳武穆,几道金牌下来就自觉在风波亭含冤而死,人善被人欺,马善被人骑,只有把敌人打痛,才能保存自己。”

    “但老爷如今不就是在退让吗?”惠娘问道。

    沈溪脸色变得郑重起来,半天没说话,过了许久才道:“你以为我是在忍让吗?恰恰我以退为进,朝廷已有人看不惯,要对我出手,可惜他们想不到,其实我已做好一切准备。对手再多,又有什么用呢?”

    “老爷说醉话了吗?”惠娘道。

    沈溪凑上前,笑着轻声说道:“这大明朝廷,全围着一个人转,若我一直留在居庸关,或者回京,非但控制不了局势,反而会让形势急速恶化。反之,若我能顺着此人而动……一切都尽在掌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