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五四五章 游说

    第二五四五章 游说 (第3/3页)

其是现在是非常时期,他不想给人落下话柄。

    朱烨没见到沈溪,暂且也没离开,停留在新城内似耐心等候,但以唐寅的能力是没法劝动沈溪的,到最后唐寅自己也选择了回避。

    没过几天,便有消息说朱烨到新城的事,好像是有人故意放出风声来,让朱厚照知道菊潭郡主是代表宁王到新城找沈溪游说,消息很邪乎,没过多久就传遍大江南北。

    短短几天时间,张苑、徐俌和张永等人都知晓此事,却没人敢上报皇帝,即便是去面圣提及战事准备情况的张苑也没说。

    连皇帝跟前的人也在有意避讳,哪怕有些人想据此引经论典,有意针对沈溪,也不敢随便在宁王谋反之事着手,他们感到这种事闹不好就会引火烧身,而这把火并不是来自于宁王或者菊潭郡主,而是皇帝和沈溪。

    君臣矛盾深刻时,不是一边放软话就能妥协,很可能会殃及池鱼。

    朱厚照在南京城又突然失踪了,居然主动找张苑和江彬问及有关战事准备,却因为张永和徐俌的阳奉阴违而令粮草和辎重无法凑齐。

    张苑本来想找机会在朱厚照面前告状,却被江彬抢了先……江彬一副成竹在胸的模样,好像迫不及待要发兵。

    ……

    ……

    南京皇宫,朱厚照看上去精神不错,前几日染病的颓势完全不复存在。

    朱厚照好像被什么人什么事刺激到一般,涨红着脸说道:“朕病情已无大碍,再者兵马和粮草还有船只都已准备齐全,实在没理由继续留在南京城,不如即刻发兵,十万大军足以铲平南昌府。”

    张苑道:“陛下,如此出兵,是否太操之过急了?可以再准备一段时间才成行。”

    江彬瞄着张苑:“张公公这是怯战吗?什么事情都准备好却拒不发兵,就好像光打雷不下雨,外人会怎么说?难道我们会怕了那几个贼寇不成?现在宁王已有顺江而下荡平江南的趋势,再不发兵,难道就不被敌人占据先机?”

    张苑不知兵,本想跟江彬争论两句,却突然意识到这次江彬和朱厚照立场如此一致,更好像是早就商议好的,心道:“这小子一定是单独跟陛下进言,还将江西地界的叛乱夸大其实,以妖言蒙骗陛下,让陛下早日发兵给他立立业功的机会。”

    朱厚照对于宁王谋逆之事没有任何迟疑,道:“张苑,朕之前跟你提过安排一个副帅,你考虑得如何了?可有合适人选?”

    张苑之前根本就没想什么副帅的事,都在跟张永和徐俌等人作对,现在突然皇帝下定决心出兵,是何原因都不清楚,他很难作答。不过他心里愤愤不平,想到徐俌和张永在背地里做文章,好像是故意挑唆一般说道:“陛下,以魏国公徐俌为将,可稳定军心,领兵出战最合适不过。”

    朱厚照皱眉道:“可惜他不是文臣,以朕的意思,以文臣作副帅最好。”

    张苑心道:“最好的副帅必定是我那大侄子……陛下就算不信任我那大侄子,也该相信兵部陆侍郎,还有王守仁那小子,何至于让我来举荐?不过把姓陆的和王守仁调来南京城,怕是时间上来不及。”

    张苑道:“若是陛下觉得不合适,可以让南京兵部左侍郎王倬领兵,想来不会让陛下失望。”

    朱厚照摇摇头,显然对这两个人选都不太满意,最后朱看着江彬,似乎有意考校,看看江彬有什么合适人选。

    可惜的是,江彬也没好人选,看着朱厚照发呆。

    朱厚照御驾亲征,名义上是主帅,但其实真正调兵的大权都集中在副帅手中,毕竟他作为皇帝对于军事了解不深刻,副帅的职责更多是配合他这个皇帝行事。

    朱厚照想了想,自言自语:“现在南京没什么大才,还是用军中有威望的宿将比较合适,就以魏国公为副帅吧。南京兵部尚书一直空缺,这次朕出兵,无论如何都要把尚书之位安排下来……就让那王倬来学习一二,听说他本事还算不错。”

    张苑心想:“陛下这是从何处听说王倬能力不错?我又没在陛下面前进言,难道是江彬?又或者是小拧子?”

    想到这里,张苑心里不由非常郁闷:“明明我每天都能面圣,好像陛下平时也并不会见外人,怎么现在好像我所获取的消息都落后一大截……,陛下现在到底信任谁?”

    朱厚照朗声道:“既然现在事情都定下来,那就两天后出征,朕这两日正好可以好好准备一番。两天后朕将会登船出征,十万大军一个都不能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