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五七九章 洗牌正当时

    第二五七九章 洗牌正当时 (第3/3页)

房门前,即将分开。

    此时皓月当空,小拧子抬头看了一眼头顶的满月,凑过去低声提醒:“唐大人您切莫着急,只要在陛下跟前做事之人,短时间内不封赏,意味着以后得到的封赏更多……你想想之前的江统领,还有苏大人和郑大人,他们现在的官职……都不低。您军功在身,陛下倚重有加,更不会忘记……这种事切忌操之过急。”

    唐寅点点头,他当然知道在皇帝跟前做事有百益而无一害,与皇帝距离的远近决定了一个官员在朝中的地位,现在就算总督、巡抚级别的官员见到他也要客客气气,扬州和淮安知府更是把他当做祖宗供着。

    想到扬州和淮安知府,唐寅心生微澜:“或许还不如坚持留在沈之厚跟前,至少沈之厚当初承诺过,让我得到正四品知府职位……现在看来就算我回到京城,也只能在六部当个小吏。”

    唐寅心目中,要是京官和地方官中二选一,他宁愿在地方当老大。

    京官官职低而且没多少油水,这些年他在江南各地游历,所见甚多,自然知道一方行政主官的权势有多大,而且按照大明惯例,京官外放基本都能加三阶以上,唐寅对于能外放知府憧憬已久。

    唐寅点头道:“多谢拧公公提醒。”

    小拧子紧忙道:“以后咱们不仅要互相提醒,更应该相互提点……唐大人您也累了,请进内歇着,小的明日再来问安。”

    ……

    ……

    朱厚照在淮安府城停留至正月二十,才继续出发往徐州进发。

    地方官员和卫所将领在沿大运河周边为朱厚照准备的迎接阵仗也逐渐隆重起来。

    朱厚照感受到自己身为皇帝的权威,地方官员和卫所将领进献东西刚开始还偷偷摸摸,慢慢地不再遮掩并形成规模,甚至相互攀比,到最后形成惯例,各级官员和将领都必须对皇帝巡幸表达心意,礼单会交由朱厚照亲自过目。

    朱厚照想在徐州继续跟扬州和淮安府一般低调出游,已不可能,也是因他在扬州和淮安府耽搁太多时间,让地方官员和卫所将领知道他动身北上的消息,也为后来地方官府准备迎接之事上提供时间和各种可能性。

    朱厚照于淮安府滞留期间,最忙碌的要数张苑,必须不断把地方官员和将领的“心意”透露给朱厚照知晓。

    当然最得意的人也是张苑。

    地方官员和卫所将领对张苑的“孝敬”不少,谁送的礼物多就能得到张苑的重点推荐,不过这一切仍旧是在暗中进行。

    本来张苑不敢收受贿赂,可当他发现皇帝对自己产生怀疑,随时都可能地位不【】保后,他的胆子开始肥起来,毕竟他知道自己想要养老只能靠这种方式敛财,如今正是他最风光时,但这种风光能持续多久谁也说不清楚。

    总而言之,朱厚照开始大张旗鼓回京,沿途各种各样的活动随之多了起来,皇帝行事也更加肆无忌惮。

    ……

    ……

    在沈溪看来,朱厚照这完全是属于“作死”之举。

    本来他还觉得朱厚照有了进步,谁曾想没几天又开始折腾。

    “再这么下去,跟历史上那个不务正业的正德皇帝没任何区别,很可能也会因为这种胡闹而出问题。”

    沈溪开始隐约担忧起来。

    “不知道他这次回京城,是否会因为半途瞎折腾而意外落水……这小子的水性不怎么好,为人又相当自负,或许真有可能。”

    沈溪想到历史上朱厚照正是在平定宁王之乱后,回京路上因自驾小船捕鱼而落水生病,救上来后还仗着年轻力壮,不顾病情,依然沉溺逸乐,结果不到半年便嗝屁。

    沈溪心里直打怵:“因我的到来,蝴蝶效应已生成,很多历史上发生的事虽然都次第发生,时间却错乱了……宁王之乱早发生十年,朱厚照也不会早十年落水吧?”

    为了防止朱厚照出什么状况,沈溪只能派人沿途盯紧。

    之前或许还有很多不方便的地方,毕竟朱厚照刚开始还很低调,在御林军严密监控下,斥候要有什么作为很困难。但现在皇帝基本是大张旗鼓北上,斥候无需费多少力气就能得到皇帝的消息,有关朱厚照半途所作所为再不是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