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六六〇章 让你妥协

    第二六六〇章 让你妥协 (第2/3页)

走的打算,沈溪过去行礼:“太后,现在外面都是百姓,您不宜失态……此案可以由陛下寰转,臣并未直接给案犯定罪,便是对您最大的交待。”

    “你说什么?”

    张太后一脸疑惑地望着沈溪。

    李兴赶紧解释:“太后娘娘,沈大人本来可以在公堂上直接给国舅爷判刑,而以现在的证据看……很可能是处以极刑,但沈大人不想如此做,所以才让陛下来定罪。”

    张太后怒道:“你这么说,难道哀家还要感激他不成?”

    沈溪道:“现在案犯主动承认罪行,有从轻发落的情节,臣必当跟陛下请旨,不会以极刑定罪。而另外一名案犯,目前看来罪名不大,若太后非要坚持的话……臣不好收场,只能公事公办。”

    “你在威胁哀家?”张太后怒视沈溪。

    全云旭跟着过来,当听到张太后喝问后,脖子一缩,下意识地退后几步。他怎么都没料到,沈溪居然在这个节骨眼儿上跟张太后讲道理。

    沈溪道:“论国法,案犯张延龄必死无疑,难道这是太后想看到的结果?怕是朝中大臣也不愿看到这一幕吧?”

    “你……”

    张太后见沈溪软硬不吃,态度坚决,气势没之前那么强了。

    沈溪再道:“臣能做的,就是在认定案犯罪行后,尽量为他求情赦免,不至于论死,将来无论陛下是宽宥,还是继续关押,亦或者流放,甚至到边关戴罪立功,至少他府上以及兄长不会有事,但若太后做得太过分,怕是陛下难以对天下人交待。”

    “你……”

    张太后死死地瞪着沈溪,可是却找不出理由反驳。

    沈溪道:“太后真要施救,就该去信或者亲自见陛下,请求陛下做出宽免或者大赦,这不在臣的管辖范围内,今天臣不过是把案子审结,现在事已完成,先告退。”

    说完,沈溪恭敬行礼,也不管张太后有何反应,当即便往外走。

    张太后急了,赶紧道:“你说延龄不用死,是吗?沈之厚,你给哀家回来!”

    “沈大人,您别着急走啊,太后娘娘有话对您说。”李兴紧忙过去拉沈溪。

    在这之前,李兴甚至还在张太后面前小声提醒一句:“其实沈大人是想帮助侯爷啊。”

    沈溪和全云旭重新回到公堂,此时张永也走了过来。

    张太后道:“沈之厚,你刚才的话到底是什么意思!你说让哀家去跟皇上说情,但皇上肯听哀家的吗?”

    沈溪道:“太后应该清楚,若没人为案犯说情,以他的罪名,怕是死十次都不够……草菅人命,还有通番谋逆之举,自古以来,就算皇亲国戚怕都是诛族的大罪。”

    “是啊,太后娘娘,沈大人是为侯爷着想,他说的是实情啊。”李兴看出形势变化,就像个老好人一样在张太后耳边不断吹风。

    张太后完全慌了手脚,忘了刚才是谁定下她弟弟的罪名,一脸着急之色:“那哀家该怎办才好?”

    沈溪道:“太后最好是让案子审结,若让陛下定罪,有人暗中加以挑拨的话,案犯怕是凶多吉少,但若是在公堂上直接定下他流放或囚禁的刑罚,即便是陛下,很多时候也得尊重三司衙门的决断。死或生,凶或吉,太后最好早做决断。”

    听了沈溪的建议,除了张太后外,一个个人都傻眼了。

    让不可一世的建昌侯认罪就已经够神奇的,你居然还想让护犊的太后接受你在公堂上给她弟弟定罪量刑?

    这不是疯了,就是世道变了。

    沈溪语气平和,道:“当然太后也可以不接受,跟陛下请求宽恕案犯的罪行,或许可以让国舅无罪释放。”

    张太后听了沈溪的话,脸上带着些微苦涩的笑容。

    对于自己那个皇帝儿子,她早就无可奈何,也知道自己治不了儿子,求情无用,反倒是沈溪的建议她觉得可以采纳。

    “让哀家好好思量一番。”

    张太后没有直接答应,但态度有极大动摇,此时的她需要冷静下来好好思虑一番,转身就要往公堂外走去。

    沈溪在背后提醒道:“此案最好不要拖延,当断不断反受其乱,太后若想保人,今日结案后怕是难上加难。”

    张太后背对沈溪,脸上露出不忍之色,旁边李兴建议:“太后娘娘,现在可以派人去求陛下,也可以听沈大人的,只要不定死罪,人没事,早晚都能从牢里出来,或者让侯爷去戍边,戴罪立功也好。”

    “戍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