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3章 未战先某退路

    第483章 未战先某退路 (第3/3页)

,且战且耕。一兵可分关外田土30亩,允许家属随行落户,待10年期满,所分田土尽归该兵丁所有。不过朝鲜总管和辽东镇所管之朝鲜人和汉军旗须服劳役5年,才有资格转为军卫屯田兵。服劳役期间,由官府供应饭食,发放工资。”

    说到这里,朱济世顿了下,扭头看了眼正在一旁负责记录的秘书官张之万。他现在虽然是秘书官,但是身份还是“汉军旗降人”,五年之内只能领取最低标准的薪俸,也没有正式官身,只算是御书房向辽东镇借调人员(这样的借调人员还有许多,比如样式雷家的一大帮人都被借调去给朱济世盖房子了)。

    “第二点,兴大工,修筑道路、港口、要塞、城市、工厂。其中道路、港口、要塞和部分城市基础,都须辽东、辽西两镇出资出人修建,百万朝鲜、汉八旗劳役就是做这个的。务必在五年之内,建成旅顺、海参崴两地的要塞和港口,城市也须初具规模。沈阳、辽阳、镇辽、锦州、宁远等城都要扩大规模,以便将来成为辽东、辽西之基础。

    而工厂实业者,原则上实行民营,但是辽东、辽西情况特殊,应该特办。内阁会成立东北开发局,在辽东开办新式工厂,但是一切制度都要参考洋行,在管理上也会聘请西洋专家。”

    朱济世接着侃侃而道。他如何不知东北是后世中国的重工业基地,现在这块土地归了大明,自然要好好开发利用。而且开发东北也是朱明日后开发其他殖民地或新领土的样板。

    “第三点,步步为营,向北扩张。渤海公国终非独立之国,实乃我大明藩属。但其心叵测,非朝鲜可比。因而必须想方设法予以削弱,将来必要之时必有一场灭国之战要打。不过眼下,还得用蚕食之法,徐徐图之。”

    说完这三条,朱济世便将目光投向了李鸿章、彭玉麟,现在朱济世只在东北设立了一个行省,就是辽东省,另外还有一个军镇——辽东镇。李、彭二人,一个任巡抚,总管民政,监管军镇;一个任总兵,管理辽东屯军,都是封疆大吏。辽东只是初定,又是对抗俄罗斯的前沿,哪怕10年之内也很难如内地省份那样建立完善的民政、司法和公局体系。辽东开发是否成功,他们二人是否得力就是关键了。

    两个人都明白朱济世这目光中的含义,站起身恭谨一礼:“臣当尽心竭力,为陛下兴辽东,平渤海,抗沙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