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9章 第三条道路 狂求月票

    第839章 第三条道路 狂求月票 (第2/3页)

族、大地主、家庭妇女(这个时代中国城市妇女参加劳动生产的比例很低)、宗教人士、军人等等的数字。中国城市劳动人口的数量。恐怕和英国差不了多少。靠这点劳动人口,恐怕很难让大明帝国在工业化道路上走得更远。

    更糟糕的是。由于农业劳动生产率太低,平均每个中国农民手中并没有多少可供销售的农产品。也就是说,中国农民缺乏可以交换工业品的农产品,因而也无法形成真正庞大的农村市场!

    简单计算一下就知道了。如果9个农民只能供养1个城市人口,那么这9个农民每年的货币收入之和肯定小于于1个城市人口每年花费在农产品上的开支。这是一个少到了可悲的数字,在扣除了大明皇朝收取的皇粮国税之后,就更加少得可怜了——当然,皇粮国税是不能免除的,一个以农业为经济支柱的国家怎么可能免除农业税?所以传说中的庞大的农村市场也没有的事情。

    因此中国要想迅速实现工业化的道路只有两条,一是对外扩张。获取大片新土地,然后在这些新土地上发展土地密集型的农业,再用新土地生产的廉价粮食冲击汉地市场,造成大量小农破产进入城市或前往遥远的新土地。同时让汉地农业也走上土地密集型的道路。通过土地兼并诞生出大量的资产阶级农场主。这也是西方的先发工业国所普遍实行的工业化路线,也是目前朱皇帝这个反动资本家皇帝为大明帝国选择的工业化道路。所以朱济世根本不会去抑制兼并,反而还在有意鼓励兼并。

    而另一条道路则是国家严格控制下的农业集体化!用国家的力量对有限的农产品进行最“合理”的分配。以便在农产品总体供应不足的情况下,挤出足够的农产品满足工业原料(比如棉花)、城市人口和出口换汇(不一定是出口粮食,经济作物同样需要使用耕地)等三个方面的需求。由此造成的后果,当然是农村的长期饥馑……而这条道路,则是在外部环境恶劣,帝国主义虎视眈眈和无法实现对外扩张的情况不得已而为之的。对大明帝国来说,并不是特别适用。所以朱济世现在搞的集体化,主要目的是为了加快殖民,抢占地盘,并不是想通过集体化对农产品进行“合理”分配。

    不过朱济世替朝鲜王国所选择的,则是第三条道路,平分土地但是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