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5章 来自俄国的革命者 求月票

    第1075章 来自俄国的革命者 求月票 (第1/3页)

    恩格斯和马克思的这场对话,后来也是被收入《马克思全集》的,被命名为《同弗里德里希.恩格斯的谈话:斗争——妥协——再斗争》。在这篇文章中,马克思和恩格斯都肯定了在gc主义最终胜利到来之前,无产者和资本家之间进行经济性斗争和妥协的必要性——在gc主义的美好生活到来之前,工人阶级的日子总是要过的,那么进行经济性斗争并且获得更好的生活条件看来也是理所当然的。

    毕竟资本主义的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看来还有许多,恐怕几十年内都没有办法完全发挥出来……

    不过恩格斯来访的目的并不是和马克思讨论这些长远问题的,而是要请这位“中国问题专家”帮忙鼓吹“中国发展论”,以便更容易的从伦敦和巴黎的金融市场上筹集到资金或雇佣到真正有才能技术人员。

    当然,中国需求将能拯救英国经济的论调是眼下最受欢迎的。人类这种生物总是喜欢用简单的方法去解决复杂的问题,而回避能够真正从根源上解决问题的痛苦的改变——这大概也是资本主义制度在遭受到一次又一次危机后,还能靠修修补补苟延残喘到21世纪的原因吧?

    而就在恩格斯还有他的助手斯科佩尔忙着在英国各地执行商业使命的同时,法兰西帝国的首都巴黎,此时也迎来了两位来自中国的客人。玛丽亚.克莱门蒂娜和罗香菊,朱济世的两位妻子,她们是来法国参加朱济世的长子朱国杰和英国海伦娜公主婚礼的。只是来得有点儿早。朱国杰今年只有14岁。海伦娜更只有13岁。计划中的婚礼将在1859年下半年或1860年上半年举行。离现在最少还有2年。

    现在是1857年的秋天快临近冬天的时候了,两位皇妃抵达巴黎以后,就住进了巴黎郊外那所豪华奢侈到极点的查图.拉菲特堡。休息了一段时间,罗香菊便去了英国和在伊顿公学念书的儿子汇合——这对母子说起来真是离多聚少,也怪可怜的。

    而另一边,昔日在英法两国社交圈内艳光四射的超级交际花玛丽亚.克莱门蒂娜则留在法国,非常低调的走亲访友,四处观光游玩。

    ……

    “见鬼。到处都在开工。”

    在一辆穿梭于巴黎街道中的马车里面,玛丽亚的首席女官,玛丽亚堡总管阿莱德莱夫人看着窗外,低声抱怨了一句。

    这个时空,拿破仑三世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