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四章 民团

    第六十四章 民团 (第2/3页)

    ……

    这次军议定下了应对方略,整个松藩的军事重心开始向西线转移。

    重心向西线白河方向转移,并不意味着大规模从北线往西调兵,相反,不仅不能调,而且还要在北线摆出一副准备大战的架势。经过增强之后的小山卫开始主动向黑山威福监军司进行反击,在一个月内连续挑起了大至数百人、少则数十人的战斗。一时间,若尔盖方向战云密布。

    北线的反击是告诉西夏,我来了,同时掩护西线方向的暗中集结。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小河千户所、赤水千户所的三千余明军通过分批、夜行等方式,分别进驻格勇寨和猛水寨,在红原城的南北两个侧后方形成两只蓄积力量的拳头。

    白河当面,松藩卫以内紧外松之势加强了作战准备,严密关注绵延二百里的各处河道。红原城中,白马院也开始募集百姓,加高红原城的外城城墙。

    为了防止泄露消息,总督府没有派出兵马驻守红原城,而是给了赵然八百人的名额,组建红原民团,并将红原城的防守之责交由白马院负责。

    赵然让关二在周边村寨村民保甲自卫队中抽掉了五百多名勇士进山秘密操练,同时让君度山匪寨中的数十名前悍匪们日夜兼程赶至松藩,作为骨干力量加入,凑成了六百之数。又让保忠在三部藩民和党项人、汉人中精选了两百名骑术精湛的牧民,配上宝贵的战马,组建了一支骑兵。

    这支总兵力八百人的红原民团被拉到大君山的一处谷地中扎营,红原守御所宁德寿调配了十多名军官前来整训,这支军官队由一个姓张的百户统带,包括了总旗、小旗等具备丰富作战经验的老军士。

    大明与西夏、吐蕃、北元始终保持着低烈度战争状态,所以边军战力非常强悍,虽然依旧是冠以卫所之名、之编,但其实早已和卫所制没有半点关系了。

    朝野之间一直有着“卫不如募、募不如边”的说法,也就是说,大明兵部籍册上的近百万兵额中是分了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