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二章 变革伊始

    第二百四十二章 变革伊始 (第2/3页)

民以食为天这就是皇家承办学院的初衷农学兴旺与否直接干系到民生大事”一脸坦然略带骄傲之色“于情于义小弟都会勉力操持绝不会有丝毫怠慢。”

    李世感慨道:“太宗皇帝一生英明文治武功……”说到这里长叹一声“后人难望其项背。”

    “话不能这么说”引领进入茅草亭找了个避阳的地方请李世坐好“当今圣上英明不在太宗皇帝之下。当然作为开国之君……哦不对反正也算吧。”脸红给人家李渊忘了不好意思朝李世望望“李兄见笑了小弟失忆嘿嘿。不管怎么说太宗一生东讨西征大小战阵不计其数在民间声望之高前无古人。您想战阵之上见英雄大伙就喜好这一口;又是建国初期百废俱兴离乱多年终于能安定下来了先不管日子好坏只要太平那就是天大的喜事所以大伙对太宗是心怀感激。可平心而论真正过上好日子称得上盛世还是永徽初年后的事情。高丽、西突厥连带今年拾掇吐蕃这才是真正能称得上劲敌该平的平该灭的灭拓展的疆域比太宗年间更胜一筹。民生上别家不敢妄论王家亲身经过的庄户们生活日胜一日。就是没去过农户家西市上一站什么都看清了。所以小弟觉得当今圣上就是不拉过太宗比较千古明君也跑不了。”

    “哈哈……”李世乐的眼睛都笑没了。不知道他乐什么实话实说好不好人家的确叫大伙把日子过好了。当然贪污**的现象也多起来盛世嘛没贪污**怎么能叫盛世呢?“子豪这话说的假至少贞观年间从大理寺还找不出贪官污吏来。”

    “也不尽然廉洁奉公也不尽然都是能吏大量欺世盗名之辈充斥其中清官和穷官是两码事。可大多数人常常将两点混淆一身补丁两袖清风的无耻之徒自古有之这些人才更该拉了西市大卸八块。”想想刘仁轨虽然这家伙是能吏可我恨不得给他也卸了去。

    李世微微一笑“远了今日过来是谈粮食的事至于贪官清官穷官朝廷有令官谏官不需咱们劳心费神。”

    “对想起个人一气就过了嘿嘿。”朝李世看了眼良种的事比较棘手工部派他来不知道是个什么意思“推广也容易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只要解决了资金的问题……”

    “呵呵那还是不容易。”李世见我把球又踢回来笑道:“说来说去就是这笔钱该谁出。工部绝对不会出户部在得不到三省的允许更不会出这笔钱。按子豪的意思该由农户出?”

    “啊?您怎么知道?”没说过这话啊至少在李世面前没说过估计是兰陵多嘴多舌“没这么大逆不道的话小弟可不会说。”

    “其实算个好办法”李世没理会我申诉严肃道:“可有违常理毕竟这其中环节甚多若只通过农学也则罢了可毕竟是工部的范畴。难不成让工部从农学购买种子然后再各道各县层层转卖下去?”

    怪不得朝廷一直不推广不能留种的作物李世这么一解释就通了其中环节过于繁琐到达百姓手里不知道是个什么情况。“这就麻烦了其中管制上若出点差池误了播种有可能而且各地售价上也得统一规定就必须成立专门的监管部门这就多出一个机构来……天啊又得草案又得三省立案一这来当今圣上都惊动了。李兄这事就算了咱讨论点别的吧。”

    “繁琐”李世无奈摇头“休止是繁琐就是递上去草案三省也必然不会通放光朝廷买卖粮种就于理不合。不过……”李世端起面前茶碗左右看了看又放了下去“可以由李姓牵头以特供的名义从农学上购买部分良种在宗族内部传试就和农学大白菜一起列为特供这样别人也挑不出来话题。”

    “没办法给人家皇亲搭话啊咱小门小户的……”这是个办法先从皇族形成这个风气逐渐蔓延到京城内外的豪门大户等大家认识到这个好处后再说推广的事就汤滚肉烂了。而且农学既然顶个皇家学院的帽子给皇家提供新品种也不为过。

    “不难谁家不想多打粮食如今农学这高产良种名声在外想必不少皇亲也同子豪索要过吧?”李世伸手指了指笑道:“农学这边子豪勉力配合包括这大白菜凡是有了可能推广的良种都可以从宗族间试行。”

    不错李世这家伙聪明不生搬硬套知道该从什么地方下手从大白菜就能得到这个启智商应该和我差不多高。“大白菜不敢保证毕竟还在试验阶段粮种没问题。还有李兄到底是哪头的?怎么说了半天没听出来是和工部商议呢?”

    “就这么办。挂了白菜名号先来工部嘛这就是工部的意思。”

    看来曹老伯开始一心向善了不错老头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