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八章 高人

    第二百五十八章 高人 (第2/3页)

得麻烦我,很有面子的差使,欣然受命。

    “也好也不好。”李绩模棱两可的总结性发言让众人难以领会,“作为我朝藩属国,无论此次成败,吐谷浑的利益定要维护周详。只要吐谷浑在一天,就要将其拿死,不能因为一时得失丢了吐谷浑这个屏障。”

    “是极!英公所指,下官茅塞顿开……”不得不佩服李义府的进取精神,能一天之内茅塞连续两次顿开的人,不是凡人!

    “子豪事先说得对,”李绩没有理会李义府的进取之心,不紧不慢道:“夹在唐、吐之间,必须有个依靠才好苟延残喘,今天是我大唐,明天就可能是吐蕃,我朝如今占尽天时,可若说到地利、人和,吐蕃、吐谷浑更为贴近,这也是吐谷浑使者有恃无恐的原因。若大败,吐谷浑人愿意和谈是一方面,满足他们要求又是另一码事,利弊之间,还需要各位齐心合力才是。”

    我不记得我什么时候说出这么有哲理的话,可能以前和兰陵有过类似交谈,可至少最近没有说过。虽然大伙都很崇拜地望着我,我却茫然地望着李老爷子,莫非老爷子就是传说中移花宫的宫主?难道移花接木的功夫就此源远流长?

    不过的确很露脸,虚荣心在老爷子鼎力配合下美美满足一把,这才是兵法家该说的话嘛……兵法家这时候一般都怎么说?

    吐谷浑面对李靖吃过败仗,在唐帝国铁骑蹂躏下留下了阴影,可任谁都明白,吃败仗和亡国是两码事。高原地势的原因,若撕破脸皮,唐帝国或许可以侵吞吐谷浑纬度较低的一些的疆土,还不至于亡国;可吐蕃人能办到,唐军是从下朝上打,而吐蕃是从上朝下打,方式不同,结局不同。

    吐谷浑深知这一点,对唐帝国这个保护伞报有信心的同时也为自己境地悲哀,军事缓冲区;俩超级大国稍微闹点矛盾,就跑吐谷浑境内解决,打打杀杀地出气了,拍拍屁股就想走人,天理何在?既然拿人家地盘当了搏击台,打完后多少得意思意思让受害人心里稍微有个安慰,不能说打完就拿人家尚未敷平的伤口作为谈判价码呼来喝去,尤其唐帝国既然拿了人家当屏障就应该在这方面付出更多些,眼前一时得利毕竟图不了长远。

    可局面算是打开了,吐蕃国内缺粮难以维持大规模军事活动成为契机,要把握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