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二章 江东长寿翁(战争已经打响,让我们开始吧!)

    第五十二章 江东长寿翁(战争已经打响,让我们开始吧!) (第2/3页)

没有一个人告诉我,是失职的行为。

    这话,听上去好像不算什么。

    可要知道,孙权那是什么人?

    能够和曹操刘备三足鼎立的东吴国主,说出这句话,足以看出吕岱的能力。

    吕岱投效孙权,据说已经四十多岁。

    这样一个贫苦而没有背景的人,才是刘闯而今能够拉拢来的人才。至于什么卧龙凤雏,如今尚年幼,徐庶孟建等人,还不知所踪。屈指算来,刘闯能够招揽的人非常少。哪怕他将来归宗认祖,那些真正的能人,如郭嘉荀彧,又怎可能背弃曹操,跑到他麾下效力?

    虎躯一震的事情,刘闯自认还达不到那个境界。

    以他现在的情况来看,哪怕是招揽吕岱,都要费一番手脚。

    所以当徐盛要来找吕岱的时候,刘闯立刻要求一同前来。为此,刘勇等人还表示了反对,奈何刘闯一意要来,众人只得作罢。

    哪知道,一到海陵,却得知吕岱入狱的消息。

    刘闯立刻意识到,这是拉拢吕岱的最好机会……

    他和徐盛奔波一夜,最后用五十金把吕岱救出大牢。当吕岱和徐盛寒暄的时候,刘闯也在思忖,该如何开口。

    见吕岱向他看来,刘闯当下就做出决定。

    有些事情,还是实话实说为妙。

    “我叫刘闯。”

    “刘闯?”

    吕岱乍一听这名字,感觉有些耳熟。

    但他旋即就想起了刘闯的来历,瞪大眼睛看着刘闯……

    “定公莫急着赶我走,且听我把话说完。

    若到时候定公还是觉得我有错,我二话不说,自己离开。”

    刘闯而今的名声,在徐州可谓臭极了……麋竺把他宣扬成麋家的家奴,却见色起意,劫走麋缳,令麋家蒙羞。

    背主家奴的名声,可算是传遍徐州。

    刘闯虽然救了吕岱,但是却不妨碍吕岱对他发自内心的厌恶。

    “如此,且听你如何说辞。”

    吕岱的口气,变得有些严厉,态度也随之恶化许多。刘闯心中暗自苦笑,但是脸上依旧是那副憨憨的笑容,似乎吕岱这无礼的举动,丝毫没有对他产生作用。

    “首先,我并非麋家家奴。

    说句不好听的话,如果我真做了麋家家奴的话,麋家满门,必然被天下人唾骂,甚至讨伐。”

    “哦?”

    吕岱一怔,露出疑惑之色。

    刘闯这句话里面的信息量,可是非常之大啊。

    “其次,我与三娘子,也就是麋家小姐青梅竹马,两小无猜。

    可是那麋竺一心想要发达,竟不惜要把三娘子献于刘备。三娘子的年纪,做刘备女儿足以,可是麋竺却不管不问。为此,三娘子曾与麋竺争执,结果却被他绳捆索绑,要送去刘备床上。

    我虽不是什么英雄豪杰,但自家喜爱的女人,又怎能让给别人?

    而且,麋竺为绝了三娘子的念头,甚至不惜纵火焚烧里闾,意欲将我害死。此前两个月,羽山贼偷袭朐县,我与叔父拼死而战,哪知道结果却是这样?故而我一怒之下,杀出朐县。”

    麋竺对外,只宣称刘闯劫走了麋缳,却没有说过,他准备把麋缳献给刘备。

    吕岱眉头一蹙,自言自语道:“人说麋子仲器量恢宏,如今看来,也不过是一个蝇营狗苟之辈。”

    说着话,吕岱脸上露出一抹不屑之色,“不过这样倒也符合他麋子仲商贾出身。”

    如果麋竺不是商贾出身,吕岱未必会相信刘闯这番话。

    可正是因为麋竺的出身,令吕岱毫不犹豫选择了相信,甚至表示出深深的不齿……

    “那公子刚才说,你若为麋家家奴,麋家必遭天下人唾骂,又是什么意思?”

    吕岱有些相信刘闯的话了,所以言语中的态度,也变得和善许多,至少愿意听刘闯解释。

    刘闯嘴角一挑,露出一丝傲色。

    他从随身的鹿皮兜囊里,取出一卷族谱,推到吕岱面前。

    “闯自幼家中遇难,举家除我一叔父之外,只有我一人存活。

    此我家中族谱,定公可以一观。此次,我本打算回颍川归宗认祖,却不想被那刘备穷追不舍。

    我无伤虎意,虎有害人心……闯不才,也不愿意丢了祖宗威名。刘备既然欺我,我定要与他不死不休。我乃济北贞王十三世孙,家父刘陶,曾为谏议大夫,先帝追封中陵侯。他麋家若真敢要把我做家奴的话,只怕马上就要迎来灭门之祸。”

    吕岱听罢,顿时一阵剧烈咳嗽。

    徐盛对中陵侯刘陶或许还不是很熟悉,毕竟刘陶死的时候,徐盛年纪还小。

    可吕岱却不一样,他求学的时候,刘陶已经名满天下,吕岱怎可能不清楚刘陶是什么来历?

    刘闯说的一点都没错,他如果真的变成麋家家奴,恐怕第一个打上门的,就是那陈珪陈汉瑜和海西徐家。不止如此,刘陶还是汉室宗亲。或许距离有点远,也是实打实的汉室宗亲。

    你一个商贾,竟然敢要一个汉室宗亲做家奴?

    吕岱吞了口唾沫,颤巍巍拿起那卷族谱,认认真真看了一遍之后,脸上顿时流露出敬重之色。

    “未曾想,公子竟是中陵侯之后。

    想当年中陵侯蒙难,岱尚在求学……闻中陵侯被害,恨不得立刻赶去洛阳,与那十常侍拼命。后来听说中陵侯一家被害的消息,岱更难过许久。原以为中陵侯就此绝嗣,不成想……

    此苍天有眼,此苍天有眼!”

    吕岱说着说着,竟激动的流下了眼泪。

    看得出,他并非作伪,而是发自内心。

    “既然如此,公子何不与世人明言?”

    吕岱道:“我听人说,当年陈珪之父与中陵侯交情莫逆,若他知道中陵侯有后尚在人间,定会鼎力相助。”

    刘闯忍不住哈哈大笑,笑声中带着悲怆。

    “陈汉瑜何等人,我如何能见到他?

    恐怕不等我到他跟前,就会有刀斧手齐出,将我乱刃分尸。若非定公能心平气和听我解释,只我那一个‘背主家奴’的名号,足以让许多人却步,更不要说相信我父便是中陵侯。”

    吕岱听了,也不禁苦笑点头。

    说实话,若不是刘闯救他性命,恐怕他早就在第一时间和刘闯翻脸。

    那族谱明明白白证明了刘闯的出身,汉室宗亲,皇亲国戚,令吕岱在第一时间就相信了刘闯。

    “公子找我,有何吩咐?”

    “想来定公也知道我现在面临的情况……实不相瞒,我刚又惹了一桩祸事。

    原以为是吕布的兵马追击,所以我在途中设伏。哪知道,确是刘备的家眷,被我一并劫走……

    我与刘备,已是不死不休。

    所以我必须要尽快离开徐州,借道江东返回颍川。只是沿江守卫森严,我也不知该如何是好。文向说,定公在这边很熟悉,所以想要请定公帮忙,助我渡过江水,逃出这凶险之地。”

    “公子想要渡江?”

    吕岱闻听,想了想问道:“不知公子有多少人?”

    “十五辆车,百余匹马,还有三百余健卒。”

    吕岱闻听,顿时吸了一口凉气,“如此队伍,想要神不知鬼不觉渡江,走江水祠必然不成。

    那江水祠多是一些小船,公子这么多人,至少要几十艘船往返数次。

    太明显了,就算是我,也能看出不对……所以公子要渡江的话,江水祠不可以走,绝不可以。”

    刘闯和徐盛相视一眼,忙问道:“敢问定公可有妙计?”

    “妙计吗,倒说不上……”吕岱想了想,眼中闪过一抹狠色,“不过我倒是知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