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章 拜见老大人(求月票)

    第132章 拜见老大人(求月票) (第2/3页)

今杨太尉被曹操下狱,至今仍无消息。

    虽然朝中许多人反对,并竭力营救,可是朕观曹操行事,实欲置太尉于死地,朕焉能不烦躁。”

    伏寿闻听,也不禁心中一阵发闷。

    杨彪被捉拿下狱,实在是出乎所有人的意料之外。

    二月,袁术造反,自立为帝。

    杨彪和袁术有亲戚关系,故而曹操怀疑杨彪和袁术勾结,有谋逆之心,故而派人将之捉拿下狱。

    可实际上,所有人都清楚,那不过是一个借口。

    杨彪本来就和曹操不和,属于坚定的保皇党。自迁都以来,杨彪屡次建议,曹操还政于天子。可奈何他手中没有实权,曹操根本不予理睬。但即便如此,曹操对他,也是非常厌恶。

    此前,杨彪在朝议时,与朝中老臣联手逼迫曹操,迫使曹操最后不得不对刘闯进行封赏。

    这也让曹操对杨彪更加厌恶,总想着要找个机会,干掉杨彪。

    但是,杨彪毕竟是一员老臣,而弘农杨氏,更是名门望族,哪怕曹操想动他,也必须有所顾虑。袁术称帝,却给了曹操一个借口。谁让杨彪与袁术是亲戚,曹操自然不会在放过杨彪。

    这件事,就算是伏完等人,也颇感头疼。

    “陛下,不必太过担心,昨日孔文举不是说过,要营救杨太尉?”

    “梓童,你不懂!”刘协叹了口气,郁郁寡欢道:“孔融虽也是名士,奈何手中无兵无将,更无半点实权。他若想救了杨彪,恐怕连他也要被牵连,所以朕才更感到担心,害怕再失一位老臣。”

    是啊,刘协现在,实在是容不得再有闪失了。

    当初随他一路逃亡的汉室老臣,已经越来越少。

    年初时,钟繇被受命司隶校尉,算是向曹操低头;随后,太司徒淳于嘉也因为年迈的缘故,告老还乡。这也使得刘协手中可用之人越来越少。虽然伏完等人在暗地里为他拉拢人才,但大都是无权无势的清流。凭这些人,又如何能够与曹操相争?他又如何能重掌朝堂?

    一想到这些,刘协就感到心中万分抑郁。

    他闷闷不乐的站在栏杆旁,看着毓秀台下盛开的荷花池,眼中充满落寞之色。

    “咦,怎地董贵人来了?”

    就在这时,忽听伏完一声轻呼。

    刘协扭头看去,就见一个美妇人从远处走来,步履颇为匆忙。

    有汉以来,宫中嫔妃设立十四等,以完善三宫六院嫔妃的管理。

    不过在东汉之后,嫔妃的等级便被简化,除皇后与贵人之外,只设立美人、宫人和采女三等。

    这董贵人,来历也不小。

    她的父亲便是车骑将军董承,而董承,又是董太后的亲戚。

    当初刘协出生后,母亲便被害死,幸得董太后保护,才算是保住性命。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刘协对董家人颇为亲切。登基之后,他便娶了董承之女为贵人,地位仅在伏寿之下。

    而这董贵人的年纪,和伏寿相差不大。

    两个人,对刘协都照拂甚周,也是刘协在宫中,最为信赖的人。

    董贵人匆匆走上毓秀台,先是与伏寿行礼,而后笑盈盈走到刘协身边,“恭喜陛下,贺喜陛下。”

    “贵人,喜从何来?”

    董贵人见四周没有外人,便从袖子里取出一份奏疏。

    “此父亲方才着人送来,请陛下查阅。”

    刘协打开奏疏,看了一眼之后,眉头一蹙,“怎地朕这位皇叔要造纸编书,邀请孔文举共襄大举,朕却一无所知?”

    “想来,是被扣在司空府。”

    董贵人轻声道:“这封书信,若非刘皇叔送来给孔文举,恐怕连我父亲也不知晓。

    我父亲估计,刘皇叔应该写过其他奏疏,但是却没有出现在陛下案头。父亲担心,陛下会因此对刘皇叔心生不满,故而命妾身将这封书信送来。想必刘皇叔而今,已经在北海站稳脚跟。”

    刘协闻听,脸上顿时露出一抹喜色。

    他连连点头道:“我就说,朕的皇叔,又怎可能会如此无礼呢?”

    “梓童,你说朕要不要明日早朝时,询问司空?”

    伏寿想了想,轻声道:“陛下,此事你最好还是不要出面。既然董车骑派人送来这封书信,想必他已经做好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