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章 兵临城下

    第167章 兵临城下 (第2/3页)

不住开口问道。

    “孟彦说,明公身边,元皓刚直,公与多智,都是既有主见的人。

    似元皓这样的人,在大是大非前谁也无法劝动,所以想要靠小恩小惠拉拢,反而适得其反。”

    田丰灰白胡须微微一抖,虽然面色如常,荀谌却能感受到,他内心中的欢喜。

    “算你家小儿聪明,若他真敢拉拢我,我必寻他麻烦。

    好了,你莫再考虑太多。主公那边很难改变主意,你若是真想帮你女婿,不妨走走三公子门路。我知道,三公子对你那女婿,可是非常赞赏。只要他肯相助,想来能缓解你女婿的压力。

    还有,你莫再滞留邺城,赶快赴任去吧。

    你在这边多滞留一日,就会多闲言碎语……我知道你是担心你女婿,可也要量力而行。”

    说完,田丰便登上马车。

    看着田丰车仗离去的背影,荀谌思忖片刻,突然一笑,转身便走。

    他没有再去找袁绍,而是直接上了马车。

    田丰说的不错,刘闯想要成就大事,总要经历些磨砺……若连这一关都闯不过去,又何言大事?

    他在邺城滞留的是有些久了,也该启程赴任。

    +++++++++++++++++++++++++++++++++++++++++++++++++++++++++++++++++

    只是,荀谌万万没想到,刘闯竟然会陷入险地之中。

    臧霸的反水,莫说荀谌没有想到,甚至包括吕布在内,得知臧霸投降的消息时,也大吃一惊。

    “那孟彦如今可好?”

    “幸亏皇叔早有安排,提前觉察到曹操的陷阱,前日已率部强行突围,如今在良成屯驻。”

    吕布这才松了口气,片刻后突然拔剑斩断桌案:“宣高该死,竟敢背我。”

    陈宫道:“君侯,如今形势,可不是太好。

    曹操近十万大军兵临城下,彭城恐难以坚守。若曹操兵临下邳,我有一计,可退曹操。君侯骑战,天下无双,无人可以抗衡。一旦曹操抵达下邳,请君侯率铁骑驻守城外,我守城内。

    若曹操攻城,则君侯从后偷袭;若曹操攻打君侯,我便出城偷袭,使其首尾不得兼顾。

    而今深秋,曹操粮草未必能够坚持多久。只需数月,曹操粮尽之时,定难再坚持,自然退兵。”

    吕布闻听,不由得陷入沉思。

    陈宫的计策听上去似乎不错,可是……

    “公台,此事容我三思。

    不过今孟彦屯驻良成,该如何是好?”

    陈宫正要开口,忽听外面有小校道:“君侯,良成皇叔亲来下邳,求见君侯。”

    “孟彦来了?”

    吕布大喜,连忙起身向外走。

    陈宫则紧随吕布身后,一起来到王城门外。

    远远的,就看到刘闯那魁硕身形,在人群中格外醒目。

    吕布忙快走几步,大声道:“孟彦,你可无恙?我听说曹操设计陷害与你,正准备出兵相救。”

    刘闯也忙上前几步,拱手与吕布一揖。

    “丈人,小婿安好。

    曹贼区区诡计,焉能坏我性命?如今我已屯驻良成,只是李典朱灵臧霸合兵一处,更有刘备在沂水畔虎视眈眈。近五万曹军屯驻宿羊山下,我此来正要与丈人商议,该如何才能退敌。”

    吕布也不客气,引刘闯入王城议事。

    “方才公台献计,言与我里应外合,拖延曹军,令其退兵。

    不知孟彦,以为如何?”

    刘闯一怔,朝陈宫看了一眼。

    历史的惯性果然如是,陈宫一如历史上那样,献出同样的计策。

    按照史书记载,吕布最后是被严夫人劝阻,没有采纳陈宫的计策。对此,刘闯不置可否。

    人说吕布因女人而败,其实在刘闯看来,并非如此。

    说到底,吕布并不信任陈宫。想当初郝萌造反,陈宫可是也牵扯其中。后来吕布虽然没有追究,但他对陈宫的猜忌,也就是从那个时候,就埋下阴影。换而言之,他不相信陈宫,又怎可能把家眷交给陈宫保护?正如严夫人所言,万一陈宫心怀不轨,那吕布可就真的完了。

    更不要说,陈宫这个计策,并不算太好。

    曹操这次摆明了是要解决吕布的威胁,所以断然不可能轻易收兵。

    若臧霸不反,刘闯占居东海郡,还可以对曹操形成牵制。但如果只剩下下邳一座孤城的话,那个所谓的牵制,便不足为虑。更别说曹操身边还跟着郭嘉荀攸这样的谋士,又怎可能让陈宫的计策成功?历史上,曹操围困下邳月余,而后水淹下邳,使得下邳城最终告破……

    下邳城高墙厚,易于坚守。

    但它的地理位置并不是太好,四面环水,一旦曹操使用水攻之策,那么下邳恐怕就无法守住。

    所以,不管是陈宫的计策,还是吕布最后的决断,都不足以改变结果。

    刘闯沉吟许久,轻声道:“丈人若以我看,下邳恐难坚守。”

    陈宫脸色一变,“皇叔为何这么认为?”

    “公台,我这么说,并不是因你计策不好……若彭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