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8章 暴雪(四)

    第248章 暴雪(四) (第2/3页)

 薛文身子一颤,露出激动之色。

    他深吸一口气之后,努力把情绪平定下来。

    “公子放心,文必不放过那管承狗贼!”

    薛文虽然年轻,而且从没有做过海贼的经验。可他毕竟出生在郁洲山海贼的贼窝里,对于海战指挥并不陌生。哪怕当年薛州为海贼时,主要是袭掠沿海,登陆作战。但对于如何在海上交手,经验也非常丰富。东汉末年时期的海战,特别是大型船只的海战,主要是以冲撞和接舷登舟为主。如何在海上航行,以何等方式进行碰撞,又该以何种方式登舟作战,是这个时代海战的主要模式。如果单纯以海上航行的指挥技术来说,薛文也算是子承父业。

    对于这场海战,薛文早就等待多时。

    而今刘闯下令命他指挥,薛文这心中,自然是万分惊喜。

    “表兄,元代他……”

    司马懿有些紧张,毕竟薛文的年纪不大,他不太放心。

    若这一战是甘宁或者周仓来指挥,司马懿会非常放心……可若是让薛文来指挥,未免有些莽撞。

    刘闯笑道:“仲达放心,我相信元代这个时候,比任何时候都会清醒。”

    ++++++++++++++++++++++++++++++++++++++++++++++++++++++++

    辽东风雪,已经停止。

    伴随着襄平被攻占,辽东郡突然间变得极为平静。

    公孙康没有立刻发动反攻,在西安平按兵不动。一股暗流,在辽东大地涌动……几乎所有人都知道,这平静必然无法保持太长时间。公孙康一定不会坐视刘闯占领辽东,必然会有所举动。

    其实,公孙康的举措,大体上能够猜测出来,无非是联络高句丽和扶余国联手夹击。

    这也使得,辽东各县没有立刻做出回应,而是等待着公孙康接下来的行动。

    倒是淳于琼感到非常恼怒!

    他觉得,他那颗纯洁的心,受到了刘闯的欺骗。

    你既然要去辽东,何苦在辽西闹出这么大的动静,还险些把整个幽州都卷入其中?

    可是,他偏偏又对此无可奈何。

    公孙度被俘,襄平失守,实在是太过突然,根本没有给淳于琼以反应的机会。

    等他得到消息的时候,刘闯一半兵力已经进入辽东。而这时候,医巫闾山的苏仆延和楼班又跳出来旗帜鲜明的表达了对刘闯进驻辽东的支持,让淳于琼顿时明白:他已经失去了打压刘闯的最佳时机!

    这时候,就算让蹋顿再出兵,恐怕蹋顿也不会愿意。

    毕竟此前淳于琼是帮着刘闯打压蹋顿,蹋顿这心里又怎能舒服?

    如果没有苏仆延的事情,说不得蹋顿还会听从命令,寻刘闯的麻烦……可正是苏仆延楼班的表态,令蹋顿也不禁感到棘手。他也不知道,若这时候再出兵,苏仆延和楼班会是什么态度?

    刘闯入辽东,使得苏仆延和楼班坚定了立场。

    阳乐会商,使得蹋顿和袁氏生出间隙。

    反过来,刘闯又利用蹋顿和袁氏以及苏仆延等人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完成了在辽西的制衡,同时还对辽东进行了威慑。总之,刘闯在辽东大地上一个一石三鸟的布局,使得他在辽东已稳住脚跟。淳于琼虽有心要教训刘闯,可一来刘闯已稳住局势,二来伴随袁曹之战即将开启,淳于琼也不得不忌惮三分……因为他也不知道,若他出手,刘闯会是个什么态度?

    一俟他再次挑起幽州动荡,淳于琼也承受不起。

    所以,淳于琼只能咬牙切齿,将心中这份怒火压制起来……

    渤海海峡,东接黄海,西联渤海,是渤海和黄海的天然分界线。

    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形成船舶可航行的水道,以及与外海域连接的通航航门。在后世的华夏版图上,渤海海峡位于雄鸡咽喉处,被辽东半岛和山东半岛成C型的海岸,三面包围。

    风雪过后,阳光明媚。

    两艘千石海船,正沿着渤海海峡缓缓航行。

    从海船上插立的旗帜来看,是两艘商船……海船行驶非常缓慢,看得出海船上装载的货物,应该是极为丰厚。

    杜畿立于雀室,举目向海面眺望。

    这也是他归附刘闯以来,第一次独立指挥兵马。

    他心情有些紧张,同时又有些兴奋。

    多年来,他经历太多磨难和挫折,原本已经是心灰意冷,却不想还有机会,能够率领兵马。

    这一次若能把任务完成好,相信用不得多久,就会得到刘闯重用。

    不管他以前是怎么想,可现在,他却是信心十足。

    深深吸一口清冷的空气,杜畿握紧手中宝剑。

    就在这时,忽听飞庐传来一阵惊恐叫喊声:“杜先生,丑时方向,有海船逼近。”

    杜畿身子一振,立刻将心思收回,快步走到栏杆旁,举目观望。

    海平线上,出现了五个黑点。

    虽然还看不清楚形状,但可以肯定,是海船向他行来。

    杜畿稳了稳心神,高声喝道:“不要慌,继续向前航行……传我命令,准备好狼烟。

    另外,拍竿手给我隐藏妥当,没有我命令,不得擅自出击。咱们继续前进,继续前进,休要理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