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4章 伯言可愿助我?(2/2)

    第294章 伯言可愿助我?(2/2) (第2/3页)

闯的态度里,便隐隐猜出了他的心思。

    他这是想要招揽我?

    十七岁的陆逊,正年轻气盛,心高气傲。历史上,他在建安八年出世,加入孙权幕府。此后辗转二十载,方真正得以重用。当然了,这与陆逊的年纪也有关系。不过以孙氏和江东士族之间的关系,若不得彻底解决双方的矛盾,估计孙权也不敢去过分的重用那些士族子弟。

    哪怕陆逊去了孙策之女,同样要受到猜忌……

    这次陆逊之所以能够作为副使随同使团出使辽东,只不过是孙权和江东士族修复关系的一个信号。

    但真想要获得重用,并非一桩易事。

    如果陆逊留在江东也就罢了,可是他这次来到辽东,却发现刘闯帐下,不泛少年郎。且不说刘闯的年纪本身就不是很大,他麾下的诸葛亮、司马懿,以及刚刚收到重用的诸葛均等人,也不过比他大一点而已。这也使得陆逊心中,感到有些不甘,甚至还有一些委屈的想法。

    刘闯,不过二十二三,便为一方诸侯,横扫幽州。

    诸葛亮的年纪,也就比陆逊大两岁而已,却已经可以为刘闯出谋划策,成为刘闯心腹谋臣。

    细想之下,陆逊就越发觉得不太舒服。

    如今刘闯向他发出招揽的信号,说他不心动,那才是睁着眼睛说瞎话……

    可是,自己根基在江东,他还担负着陆氏一族的未来。若冒然投奔刘闯,陆家又当何去何从?

    “我也知道,此事难以立刻做出决断。“

    见陆逊低头不语,刘闯便道:“不过我还是希望,伯言能随我渡过目下最为艰难的时光……不瞒伯言,我即将在广阳开设征北将军府,需要各方贤良相助。伯言有大才,可留在江东,又能有什么作为?

    我不否认,孙仲谋的确是有些本领。

    可是江东士族与孙氏之间的矛盾,绝非短期内可以解决。在矛盾未能解决之时,你留在江东也难有作为。伯言正在风华正茂的好年纪,难道甘心留在江东蹉跎岁月,最终悔恨终生吗?

    我请伯言留下来,想来孙权也不会拒绝。

    加之将来还要迎还蔡大家,总归要有个人代表元叹先生方可……若我抵挡不住袁绍时,伯言可自行离去;若他日伯言思乡心切,想要返回江东,我也不会阻拦。大丈夫当留有用之身,建不世功业。今北疆正值用人之际,伯言既然有本事,何不留下来与我共创一番事业呢?”

    陆逊听罢,怦然心动。

    不过他毕竟不是那等闲少年,被刘闯忽悠几句便会舍命相随。

    他必须要考虑周详,如果他留在幽州,会给家族带来怎样的影响?还有孙权的想法,他也必须要想清楚才成。不过,刘闯倒是给他想了一个借口。顾雍想要迎还蔡文姬,他留下来似乎也在情理之中……总不成你托付了事情给刘闯之后,便不理不问,好像也有些说不过去。

    “皇叔美意,逊心领之。

    只是此事有些突然,逊还需考虑之后,才能决定,还请皇叔恕罪!”

    刘闯微微一笑,“此事关系重大,伯言自当谨慎考虑,方可决断,何罪之有?

    左右你还要在此停留一段时间,不如好生考虑,在与我回答。便是最终伯言你要回转江东,我也不会怪罪于你。有道是人各有志,这强扭的瓜不甜,就算到时候我把你强行留下,也无甚大用。”

    “如此,逊先告辞。”

    陆逊离开之后,刘闯脸上的笑意,旋即隐去。

    江东看起来,的确是有些混乱……可惜自己身在幽州,即便有心插手江东事务也没有机会。

    用不得多久,孙权就会把江东安抚下来。

    等到赤壁之战发生之后,孙氏在江东的地位,也会随之稳固。

    到那时候,江东士族必然会和孙氏连为一体,再想谋取江东六郡,便不似如今这般容易了……

    不得不说,孙权的运气的确不错。

    身在江东,有长江天堑不说,荆州刘表正垂垂老矣,进取之心越发淡薄,已难以对江东造成威胁;而曹操呢,也因为和袁绍撕破面皮。官渡之战之后,曹操虽大获全胜,可是因为袁绍的存在,使得他无暇趁机谋取江东,也使得江东在孙权的治理下,轻易渡过了危险期。

    想到这里,刘闯便有些头疼。

    若孙权果真坐稳了江东,再想把他掀翻,可就要费些心思了!

    “逸风!”

    “末将在。”

    李逸风一直在大门外守护,听闻刘闯叫他的名字,便连忙闪身走进来,躬身向刘闯行礼。

    “立刻派人前往昌平,请仲达前来见我。”

    “喏!”

    “慢着……”刘闯又想了想,接着道:“再派人去临渝,告诉子方,要他星夜启程来见。”

    李逸风领命而去,刘闯则踱步走出水榭。

    我现在虽然谋取不得江东,可我总不能让你碧眼儿那么轻而易举的在江东站稳脚跟。

    脸上突然一凉,刘闯忍不住抬起头看。

    却见夜幕中乌云密布,雪花飘然降落……建安五年的初雪,终于到来,却不知又在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