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3章 邺城之变(四)

    第323章 邺城之变(四) (第2/3页)

不可掉以轻心。

    那虎痴跟随刘闯身经百战,也算得是一员悍将。

    他麾下老罴营,更是刘闯一手训练出来的锐士,非虎豹骑不可抵挡。你为人聪慧,但也不能小觑了对方。此一战,务必要给那闯儿予以重创,若能斩杀了许褚,定然是首功一件……”

    少年将领闻听,忙躬身领命。

    待他离去后,就见沮宗和陈琳两人恭敬站在他面前,“文和先生,接下来我等该如何是好?”

    老者眸光一闪,那清癯脸上浮现出一抹笑意。

    “接下来,便要请两位随我同往内黄,劝说两位袁公子投降。”

    “……”

    建安七年四月,曹操趁所有人注意力都集中于黎阳的时候,命都亭候贾诩,悄然抵达邺城。

    事实上,自从袁绍死后,邺城许多人就在暗中和曹操勾连。

    其中,沮宗、陈琳等人,更表示愿意归顺。袁绍一死,袁氏大势已去……北边有刘闯雄踞塞北,南面有曹操虎视眈眈。而袁氏兄弟又为立嗣一事反目成仇,势如水火,令人无法看到希望。于是,在一番深思熟虑之后,沮宗陈琳等人最终决定,选择曹操投效。原因嘛,却不算复杂。刘闯虽然雄踞塞北,但幽州毕竟是苦寒之地,钱粮不盛。而刘闯即便为大汉皇叔,又能如何?曹操奉天子以令诸侯,其羽翼丰满,实力强横……两败袁绍之威,绝非刘闯可比。

    哪怕陈琳曾做檄文得罪了曹操,但深思熟虑之下,依旧决定投靠曹操。

    刘闯年纪和资历上的劣势,也在这时候显露无疑。几乎没有人能够相信,刘闯能够对抗曹操。

    袁克,是袁绍的族弟,最终决议背叛袁尚。

    他在陈琳沮宗的劝说之下,听从贾诩的调派,试图兵不刃血拿下邺城。

    却不想刘闯突然到来,使得贾诩不得不提前行动。不仅如此,那大将军印也被人强行夺走……

    邺城的造反,也使得身处黎阳的袁尚乱了手脚。

    他有心与袁谭谈和,却被袁谭要求归附。

    袁尚也是个心高气傲的人,听袁谭如此无礼的要求,一怒之下便率部撤离……好在,袁绍经营河北多年,毕竟还存了些底气。原安平国相高蕃得知冯礼背叛,邺城出事之后,并未投降,反而率部出击,占领了斥丘,与袁尚合兵一处之后,便立刻向赵国撤退。叛将吕旷虽抢先占领邯郸,可袁尚毕竟为袁绍之子,在邯郸颇有人望。加之高干从并州抽调援兵支援,吕旷不敢与之硬敌,无奈之下值得退出邯郸,屯兵于梁期城,与袁尚所部兵马相峙……

    与此同时,陆逊许褚和庞德,在清河水畔遭遇伏击。

    原本,陆逊是打算伏击冯礼,却不想那冯礼只是一个诱饵。

    曹洪夏侯渊两人早就做好安排,当陆逊下令出击的时候,两支人马同时杀出,令汉军大败。

    这也是老罴营自徐州之战后,第二次大败。

    只是这一次的失败,尤胜徐州之战。

    若非庞德许褚二人奋勇厮杀,若非陆逊临阵不乱,从容指挥,只怕三千老罴便要全军覆没于清河水。

    陆逊遇伏之后,便知道大事不妙。

    但此时,曹军和袁军已经合兵一处,陆逊虽有心救援刘闯,可刘闯却下落不明。

    无奈之下,陆逊决意主动出击,以吸引曹操注意力。他在所有人都没有想到的情况之下,突然投下平恩。占领平恩之后,他又带着不足两千人的老罴营做出跨河攻打馆陶的架势……夏侯渊见势不妙,连忙率部驰援。不想夏侯渊兵马尚未抵达平恩,又得到消息,汉军偷袭清渊。

    陆逊更打出刘闯的旗号,河北四处流窜。

    夏侯渊几次差点便追上陆逊,可是被陆逊虚晃一枪之后,又失去了踪迹。

    “妙才叔父,这样被他们牵着鼻子走,根本成不得事。

    这支老罴之所以这么做,便是要吸引我们的注意力,使得闯贼逃离。若咱们跟着他走,早晚会被他们拖累。而今局势,只要封锁了那漳水,是闯贼不得与老罴汇合,便任他们胡闹吧。”

    说话之人,名叫曹朋,是曹操族侄。

    不过,他并非谯县曹氏族人,而是沛县曹氏族人。

    曹操自称是曹参之后,那曹参更是汉初丞相,只是后来因惹了祸事,曹氏才随之没落。其中一支,便迁至谯县,成为谯县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