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儿的更新会稍晚一些。。。

    今儿的更新会稍晚一些。。。 (第2/3页)

,曹操现在真害怕听到荀彧派人前来。中原的局势。着实出乎了曹操的想象。冀州全面败退,青州又被刘闯打开了一个缺口。程昱的遗言,曹休已写成了文字,送到曹操面前。程昱说得没错,自从和刘闯交锋以来,自己每每被刘闯牵着鼻子走,总是落在下风。

    也正因为这样,曹操不得不辛苦的进行应对。

    而刘闯的气候越发强盛,派出的将帅一个比一个难对付……

    就比如这个徐庶,据说才不过而立之年,但遇事沉稳冷静,应对极为得体,令曹操数次谋划,都无功而返。还有那河东太守杜畿,也是个厉害角色。听说,杜畿原本只是许都驿馆的一个驿官,哪知道竟然有如此本事,着实让曹操大吃一惊。刘闯每每料敌于先,并每次都击在曹操的软肋之上,与他手下这些能人,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可这些人里,有许多人原本是在他的手下……当曹操听说了杜畿的经历之后,也是大吃一惊,感到非常后悔。

    曾经有这么一个人才就在他手下,而他竟然一无所知。

    这也使得曹操心里,有一种莫名的挫败感。

    他刘闯怎会有这么好的运道?当初他被困于许都,却拉走了本属于自己的人才……

    想想,刘闯能有今日成就似乎也在情理之中。别的不说,只说他那双慧眼,便胜过自己!

    “走吧,咱们回营去。”

    原本是想着出来散散心,哪知道却越发的烦闷。

    曹操当下便带着董昭等人返回灞桥大营,哪知道才坐下来,就见许定前来询问今晚的口令。

    “鸡肋!”

    曹操脱口而出,便打发走了许定。

    而荀攸则若有所思的看了曹操一眼,对曹操的心思,有了一个大概的了解。

    曹操,恐怕是想要退兵了……可问题是,他浩浩荡荡而来,却未能取得任何进展,于颜面无光。所以他现在是骑虎难下,有心要退兵,但又找不到一个合适的借口,故而心中烦闷。

    是啊,关中的情况,却如鸡肋。

    是夜,曹操在大帐中翻阅典籍,不过又有些心不在焉。

    他也说不清楚自己到底是怎样一种心情……若是现在退兵,便等于向刘闯认输。实在是抹不下脸来。

    更重要的是,这次大战的结果不容乐观。

    刘闯此次在冀州获胜,必然会使得许都那些牛鬼蛇神更加猖狂。

    曹操手捧一卷《史记》,但心思却全然不在书上面,一双细目眯成一条缝,思忖着接下来的对策。刘闯而今,坐拥四州之地。其声势尤胜当年袁绍。而自己,却连番失利,的确有些元气大伤。自己不可能一直留在关中,否则的话许都局势会变得更加复杂。可是,该如何撤出关中?又是一个麻烦的事情……仲德说,要抢占先机。方能够占居主动……可是这先机,又在何处?

    想到这里,曹操心烦意乱,把手里的书往桌上一扔。

    书本打翻了桌上的杯子,里面的水顿时打湿了地图……曹操连忙过去收拾,可是目光却突然凝滞,落在了地图上。

    就在这时。忽听大帐外有人禀报:“主公,公达先生来了。”

    “哦?”

    曹操回过神,连忙起身道:“请公达进来。”

    荀攸步履匆匆走进大帐,将一封书信双手呈递给曹操。

    “主公,文若派人送来一封书信,请我转交主公。”

    “快快呈上。”

    曹操接过书信,打开来看了一遍,脸上的郁郁之色顿时一扫而空。

    “文若之计。正与我不谋而合。”

    “哦?”

    曹操呵呵笑道:“公达可知那张师君?”

    “张师君?”荀攸愣了一下,旋即反应过来,连忙道:“主公说的,可是那汉中张鲁张公祺吗?”

    曹操点头,“正是此人!”

    张鲁,表字公祺,沛国丰人。

    其祖父张陵。也就是后世鼎鼎大名的天师张道陵。张陵客居巴蜀,创五斗米教。张陵死后,便有其子张衡接掌。而待张衡死后,张鲁便接手了五斗米教……时益州牧刘焉初临巴蜀。拜张鲁为督义司马,并命他和别部司马张修一同领兵,率部进入汉中,去攻打汉中太守苏固。

    这个苏固,也就是中山苏氏之人。

    但是张鲁和张修二人,却是矛盾重重。

    双方几次冲突之后,张鲁一怒之下袭杀张修,并且将张修的部曲夺走,自为汉中太守……

    只不过,张鲁没想到,张修是刘璋的好友。

    刘焉死后,刘璋为益州牧,便借口张鲁不听调遣,将张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