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8章 官渡(六)3/3

    第378章 官渡(六)3/3 (第2/3页)

话,曹仁从未向此刻这般紧张……原因嘛,很简单!西凉军的攻势,太过强盛。

    “才三天!”

    曹仁在长安府衙中来回踱步,脸色铁青。

    “德祖,子丹的性子我非常清楚,若不是战事吃紧,他绝不会向我求援。

    没想到西凉军竟如此凶猛,钟繇老儿向关中再次增派三万人……我担心,子丹怕是坚守不住。”

    偏厅里,一个年近三旬,相貌颇为俊美的男子端坐一旁。

    他听到曹仁的嘀咕,也不禁露出苦笑,“我听说,西凉军这次使用了许多新式武器,虽然没有听说他们使用天雷火,但却足足调来了五百具绞车弩。那绞车弩的威力,我曾听人提起过,非常可怕。据说在三百步以内,能够贯穿铁甲……郿县虽然坚厚,但是面对这种绞车弩,恐怕是很难抵御。若子丹继续坚守郿县,很可能会出现城破人亡的局面,还要早作决定。”

    青年正是杨修,前太尉杨彪之子。

    建安三年,杨彪被满宠收监,险些死在牢里。后来幸亏得亲朋好友相救,总算是脱离虎口。

    在此之前,杨彪一直是对汉室忠心耿耿,一直希望助汉帝掌权。

    但是在经历那一次灾难以后,杨彪显然是怕了,更不要说继续和曹操作对。建安四年,杨彪便返回弘农老家休养,闭门不出,更不与任何人联络。不过,他还是让杨修留在了许都,也希望杨修能有一个前程。本来,杨修在许都过的还算不错,因为他文采过人,而且极为机智,故而甚得曹植器重。只是在建安七年时,杨修患了一场病,便返回弘农老家休养。

    后夏侯惇为京兆尹,便征辟杨修为长史。

    不得不说,夏侯惇在这一点做的不错……杨彪虽然辞官不做,闭门不出,可是弘农杨氏作为京兆大族,其威势却不容小觑。在关中地区,弘农杨氏的地位,绝对能够名列前茅。杨修素有才名,甚得关中世族认可。夏侯惇征辟了杨修之后,也在很大程度上得到关中世族的支持。

    夏侯惇离开关中之后,曹仁接掌京兆尹。

    但是杨修的地位却没有因此而发生变化,反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越发得到曹仁器重……

    他说的不错,郿县的城墙,与虎牢关相比有天壤之别。

    更不要说,曹朋为了抵御汉军攻击,在到了虎牢关以后,还命人加强了虎牢关城墙的厚度和高度。

    在这种情况下,虎牢关仍是岌岌可危。

    那么防御力度远远比不上虎牢关的郿县,自然也无法抵挡……

    “可是,两军交战正酣,子丹恐怕也不敢贸然撤退吧。”

    曹仁何尝不知道,曹真若继续坚守郿县的话,会凶多吉少。只是,双方交战正炽,任何一方撤退,都可能引发大规模溃败。若真的出现这种局面,哪怕是曹仁,也不敢承担后果。

    杨修沉吟片刻,起身道:“将军待修,素有恩义。

    修投效至今,却没有立下寸功……子丹若继续坚守郿县,恐怕会有危险。可若是冒然撤退,情况恐怕更糟。修愿前往武功,掩护子丹将军撤离。而后修于武功抵御西凉军,尽量为将军争取战机。”

    “这个……”

    曹仁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