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7章 鏖战江东(二)

    第407章 鏖战江东(二) (第2/3页)

道,文远在合肥,伯言在交州,再加上元直前去帮助兴霸,胜算颇大。我不想插手其中,但也不愿坐享其成。不知叔父有何妙策,可使我助江东战局一臂之力?”

    刘闯是个闲不住的人,你让他呆在洛阳,只怕会让他非常难受。

    荀彧倒是明白刘闯的心思,当下微微一笑,轻声道:“丞相欲助江东战事又有何难?

    今荆襄稳固,不会有太大麻烦。

    法正法孝直坐镇宛城,足以防备一切危险。

    丞相今奉天子迁都洛阳,汉室中兴之像已经显露。这个时候,丞相何不东狩,一方面可安抚天下百姓,另一方面,也可以对江东施加压力,令其乱了阵脚。”

    东狩?

    刘闯心里一动,便有了主张。

    是啊,如今他已经把都城迁回洛阳,正应该趁此时机,进一步稳定局面。

    刘闯虽然一统北方,可根基毕竟不太稳固。特别是河南之地,是他从曹操手中接过来。换句话说,这河南各地还算不得稳定,大小官员对于刘闯的到来,也心存疑惑……这个时候,刘闯应该代天巡狩,进一步加强汉室气运,稳定人心。

    荀彧的这个建议让刘闯颇为心动,在思忖片刻后,他欣然表示赞同。

    “到时候,我愿随丞相东狩。”

    按照刘闯的想法,是希望荀彧留在洛阳。

    可荀彧却主动提出,要跟随刘闯东狩……刘闯不禁有些疑惑,却不知道该如何询问。

    当晚,他把这件事告诉了麋缳诸葛玲等人,却惹来诸葛玲一番笑话。

    “夫君也知道,河南人心不稳。

    若荀先生留在洛阳,以他和曹氏的关系,难免会为小人所乘。他之所以要跟随夫君东狩,便是为避免这些麻烦。夫君希望荀先生留守洛阳,是想要他照顾大局。可事实上,若荀先生留下来的话,反而会另起波澜,令洛阳变得混乱不堪。”

    刘闯闻听,恍然大悟。

    的确,荀彧留守洛阳,是有些麻烦。

    “既然如此,就让丈人立刻前来洛阳。

    左右冀州局势已经稳定下来,丈人前来主持大局,倒也最为合适。有丈人和舅父坐镇,相信洛阳也不会生出什么乱子。”

    刘闯说的丈人,不是吕布,而是荀谌。

    如今荀谌拜冀州刺史,但若以能力和资历而言,他坐镇洛阳的话,才会更加安全。

    “至于孙绍这件事……”

    麋缳想了想道:“绍随其母北上,也有三载。

    算算年纪,这孩子也差不多快十岁,也是时候定一门亲事。夫君既然有意用孙绍安抚江东,何不与之关系更加亲近?我看雉奴平日里与孙绍很是亲近,不如……”

    如果孙绍成为刘闯的女婿,刘闯平定江东,也就有了充足理由。

    只是,刘雉是诸葛玲的闺女……刘闯对麋缳的想法颇为心动,于是向诸葛玲看去。

    诸葛玲想了想,展颜笑道:“孙绍这孩子,性子有些暴躁,有时候会比较冲动。但这孩子的本性不错,这两年对雉奴也颇为关照。妾身倒是没什么意见……这样吧,改日我找尚香打探一下口风,相信乔夫人也不会反对,夫君以为如何?”

    孙绍和刘雉,从最初的不愉快,而今倒是往来颇多。

    刘闯对孙绍这个小子倒还算满意,不过……

    “这件事,让我再考虑一下。”

    招孙绍为婿,好处颇多。

    可问题是,刘闯并不愿意拿女儿的幸福来换取这种好处。

    他没有立刻答应,而是把这件事压下来。同时,他又让诸葛玲去试探乔夫人的口风,看乔夫人是否愿意,让孙绍出来助刘闯一臂之力。

    出乎刘闯的意料,乔夫人对于帮助刘闯,并没有表现的太过抗拒。

    而孙绍呢?

    似乎对孙权,对周瑜颇多恨意。

    听闻能够帮助刘闯对付孙权和周瑜,他二话不说,便答应这件事情。

    又过了几日,太史慈的灵柩被送至洛阳。

    刘闯下令,为太史慈大办丧事,随后便命太史享前往汝南,与郭嘉汇合后,启程赶赴合肥。

    太史慈便葬在洛水河畔,追谥信侯。

    把太史慈的丧事办完,已经到了二月。

    刘闯旋即矫诏,昭告天下,兵发江东……

    此时,徐庶已带着孙绍悄然离开了洛阳,前往徐州和甘宁汇合。

    而刘闯则下令征召兵马,命夏侯渊为折冲将军,兵进徐州。同时,刘闯也趁此机会,宣布东狩计划。他此次东狩的路线,便定在了徐州。消息一经传出,江东上下顿时哗然。在所有人看来,刘闯所谓的东狩不过是一个幌子,其真正目的是要自徐州跨江而击,攻打丹阳。

    证据?

    只看刘闯这次东狩所带的兵马,就能看出端倪。

    矢锋骑、虎贲军以及虎豹骑……三支精锐共计三万兵马,随同刘闯出发。这三支精锐,可谓是刘闯手下战力最强的兵马。如今三路并进,江东又怎可能不乱?

    +++++++++++++++++++++++++++++++++

    沛国,谯县。

    一匹快马在曹府祖宅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