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2章 鏖战江东(七)

    第412章 鏖战江东(七) (第2/3页)

之下,二百多名江东士卒便死于天雷火之下。而天雷火产生的效果,也极大震慑了江东士卒。若不是周瑜治军严格,说不得这三轮天雷火过后,便可以让整个江东兵马彻底溃败……

    “嘶!”

    周瑜忍不住倒吸一口凉气。

    说起来,东汉末年的江东,是一个相对封闭而保守的地区。

    江东盛行玄学,强于清谈,而不注重实用。虽然江东的手工制造业很发达,更有乌伤等地是铸剑圣地,可若说对手工业以及科技的重视,甚至还比不上西川巴蜀。

    西川的造船业,久负盛名。

    早在先秦,西川就凭借其强大的造船业,为大秦打造出一支无敌水师。

    而江东……

    周瑜以前也听说过天雷火,但是并没有亲眼见过,更没有亲身体会过。他之所以选择雨夜出击,就是防备汉军的天雷火。可没想到,汉军已经解决了天雷火的受潮与携带的问题。这个问题一旦解决,天雷火的应用程度必然会大规模增加。

    这次江东军遭遇天雷火的攻击,便是一个证明。

    周瑜心里,突然有一种不祥之兆。

    汉军明显是有备而来,按道理说,以张辽和郭嘉之间的关系,他即便是驰援,也不会携带这种天雷火啊。可就在周瑜犹豫的时候,汉军却突然发动了攻击。

    一员大将纵马而出,胯下一匹燎原火,掌中一杆大枪。

    “西凉马超在此,江东小儿还不授首!”

    马超?

    周瑜一惊,第一个反应便是,马超怎会在这里?

    可这局势却不给他考虑的时间,马超一马当先冲入江东军军阵,大枪翻飞,只杀得江东兵将狼狈而走。而在马超身后,是三千步军。这三千步军清一色请假,大盾,长刀。五人一组,五组一队,五队一个小阵,五个小阵一个大阵,呼啸着便冲入江东军中。

    江东虽有铸剑大师,却并不代表军卒兵器精良。

    事实上,在过去数年里,江东军的武器,几乎是靠着辽东供应,所使用的大都是被汉军淘汰下来的武器。刀盾兵,在这个时代有着无与伦比的杀伤力。历史上,孙权后期加强了武器方面的研制,开发出百炼钢刀。在西晋攻入江东的时候,曾发生过一次三千江东刀盾兵,面对十倍于己的晋军,却把晋军杀得溃不成军。

    而在三国末期才出现的刀盾兵,几乎是提前了几十年出现在庐江战场上。

    三千刀盾兵手中的长刀,清一色百炼钢刀,也是石臼坨工坊历经数年研制出来的成果。

    这支刀盾兵,号‘百炼精兵’。

    一方面是因为这支人马所使用的长刀,全都是百炼钢刀;另一方面,也有百炼成材之意。其战斗力,丝毫不逊色于刘闯那五大精锐。本来一支是由刘闯指挥,不过在此前马超前往不其,正式臣服于刘闯之后,刘闯便把这支精锐交由马超统帅。

    江东士兵手中的兵器,甚至挡不住对方一刀劈斩。

    前军阵脚顿时大乱,周瑜脸色也变得铁青。

    他正准备下令中军出击,却忽见一名斥候狼狈而来。

    “都督,大事不好!”

    “何事惊慌?”

    “凌操将军在六安中伏,全军覆没……今六安汉军兵分三路,已经从背后掩杀过来。”

    “什么?”

    周瑜刚要详细询问,又有探马来报:“都督,大事不好……发现一支汉军在左翼出现,距离我们不过五十里,正迅速逼近。观其旗号,应该是马超之弟马岱统军。”

    到这个时候,如果周瑜还不明白发生了什么事情,那他真愧对周郎美名。

    上当了!

    那所谓将帅失和,不过是郭嘉和张辽演的一出戏。其目的就是要引诱周瑜上钩……想到这里,周瑜不敢再犹豫。一旦汉军三面合围过来,那他就要面临全军覆没。

    “传令,撤兵。”

    周瑜虽然不愿意说出这两个字,可碍于局势,却不得不下令撤退。

    而此时,张辽也率部发起了冲锋。张辽、马超,皆世之虎将,两人联手冲杀,也使得江东兵马立刻溃不成军。

    黑夜中,周瑜狼狈而走,沿途只见溃逃的江东兵马被汉军追杀。

    马岱、李典、萧凌、太史享四路并进,张辽马超则率部追击……到天亮时分,大战方才停止,从六安到巢湖,沿途只见成群结队的江东军俘虏,遍地都是尸骸。

    马超勒马,将百炼精兵召集起来。

    一夜鏖战,三千百炼精兵死伤不过一百多人,其战斗力可见一斑。

    莫说马超,就连张辽都有些眼热,看着那一队雄壮的精锐,忍不住道:“主公也忒偏心,却不知何时我的部曲能够配备这百炼神兵。孟起,得此锐士,当浮一大白。”

    “哈哈哈!”

    马超听罢,心中爽快不已。

    之前他决意改变心态,说实话总是不太舒服。

    可现在……

    他笑着说道:“周瑜此战失利,庐江不日必将尽入将军之手。”

    张辽听罢,却笑着摇头,“军师神机妙算,夺取庐江,何需来日?孟起,你即刻领马岱将军追击,奔袭舒县,无比要截断周瑜南下之路途;元复子升,你二人率本部兵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