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0章 皇帝亲自讲课

    第330章 皇帝亲自讲课 (第2/3页)

限于百分之一,有的高达百分之二十以上,有部分货物实行人量抽厘。两位爱卿,朕说得没错吧?”

    李鸿章当年作为曾国藩的幕僚,曾经参与了厘金税的创行和实践,当然非常清楚其中的过程,便点头答道:“当时情形正如陛下所述!”

    “此厘金税帮助风雨飘摇中的清廷推迟了覆灭的命运,但是弊端极多,第一,由于厘金中商税完全出自华商而不是外商,阻碍着土货市场上的流通,有利于外国洋货的倾销,削弱了本国商品竞争力,从而加强了洋货对土货的竞争能力,极大地削弱了土货华商的实力,不利于发展华夏本土工业,这是华夏工业为什么还不如小小倭国的原因。”

    胡震边说边目视李鸿章、张之洞,两人听到这里,心里咯噔一声,暗道这个我怎么就没想过,搞洋务工业搞不过小倭国是这里出了问题,原来他们只是慑于华夏军赫赫军威才半被迫投降半自愿投降的,现在才知道面前这个新君确实不简单,心里非常佩服。

    两人感念之下不敢与胡震的威严目光对视,赶紧低下头去,静静地聆听胡震的述说。

    胡震不理会两人的微妙小动作,继续说:“第二,厘金税不但征收系统庞杂,而且名目繁多。捐务名目各有指捐、借捐、亩捐、房捐、铺捐、船捐、盐捐、米捐、饷捐、卡捐、炮船捐、堤工捐、板厘捐、活厘捐、草捐、芦荡捐、落地捐等等,真是多如牛毛,小至手帕、荷包、扇袋、及米粉、醋、蒜,均要负担厘金,凡市上之物,无一不征。且卡局林立,一货数征,给商品流通造成了极大的不便,看上去是增加了税收,其实是阻碍了民间商品经济的发展,限制了税收基础的扩大。李爱卿,你最清楚这件事情的,是这样吧?”

    李鸿章此时唯有说:“是的!”

    “第三,这是更重要的,厘金税掌握在地方政府和各地驻军手中,这是清末割据势力形成的基础,清末各地驻军各自为了争夺饷源,还发生越境设卡抽厘的流血纠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