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百四十七 阻止他!

    二百四十七 阻止他! (第2/3页)

思之,臣痛彻心扉,垂泪不止,是以臣恳请陛下,布告天下允此举,安抚阵亡将士在天之灵,若如此,将士幸甚,百姓幸甚!”

    太极殿内,李二陛下让太监头子赵琛朗读此奏折,赵琛将其通篇诵读,赵琛本就声音浑厚,虽然不做男人很多年了,不过着嗓子还是一样的声音,所以读起这篇奏折时,竟是将其读出了强大的气势和深深的悲凉,读到校训之时,声音高昂,让众将热血沸腾,读到英雄纪念碑和忠魂祠之时,声音转为低沉浑厚,不由得使人感到悲伤。

    一众武将从一开始的震惊到深深的赞同和惊喜,再到不由自主的热血沸腾,以及最后的泪流不止,的确,最后这一段的确是让人感到悲伤,尤其是那些有过经历的将军,乃至于部分文臣,都为此感受到了莫大的悲凉和凄苦,战场之上亲密的战友和得意的属下战死,确实是一件非常令人感到悲痛的事情,尤其是那一句“落叶不可归根,亦不得相见于亲人,以致父母妻儿望穿秋水而不可得”,深深的触动了这些铁与血之间走出来的大将。

    本是铁石一般坚硬的心,却在这一刻,化为了柔软脆弱,武将行列内几乎所有的武将都留下了珍贵的男儿泪,战场上他们从未哭泣过,但是战后的悲伤谁能知道,这一些话语触动了他们内心深处的伤疤,尘封多年的痛苦一瞬间被激发出来,正是所谓男儿有泪不轻弹,只是未到伤心时。

    比如最前列的李靖双目紧闭犹然挡不住泪水的决堤,李世绩双目通红,泪水满面,程咬金哭一阵子抹一把眼泪鼻涕,然后在尉迟恭的身上擦一擦,接着哭,尉迟恭更是哭的像个孩子,其余的大将或是陷入了久远的记忆不自觉的流泪,或是掩面痛哭,便是文官行列也有一些有军伍经历的人掩面哭泣,一时间一整个朝堂都是哭泣之声,前所未见。

    李二陛下受此感染,也不由得感觉泪水就要留出来,哪怕昨天苏宁的奏折送来的时候他已经痛哭过许久,还是挡不住心中的悲凉,泪水流了出来,李二陛下顾不得威严,也只能掩面擦干泪水,否则成何体统?

    过了一会儿,痛哭之声渐小,李二陛下也整理好了心绪,开口说道:“昨日苏卿将此奏折呈于朕,朕读了整整七遍,泪流不止,便是如今,亦是如此,心中悲凉无以言说,唯有痛哭,苏卿之所言,直指要点,是以此次大朝会,本应是封赏功臣之朝会,然于此之前,朕却想与诸卿一同分享此文。

    很好,很好,诸卿都未曾忘却十数年之前那峥嵘岁月,亦不曾忘却为大唐奋战而死之将士,苏卿所言不虚,大唐亏欠这些无名英豪太多太多,若是无有他们披肝沥胆,便是我等在如何奋发图强,也无济于事,也无有今日这煌煌山河,说得好啊!说得好,这一番话说的朕彻夜未眠,但却未尝感到困倦,诸卿,对于苏卿之所言,有何看法?畅所欲言,言者无罪。”

    李二陛下发话了,畅所欲言,言者无罪,但是这一回,除去武将阵营尚处于极度悲伤而无法开口说话,文官阵营却是陷入了一片诡异的沉默之中,他们之中那些有军伍经历的大臣自然是悲伤到无以言说,但是那些毫无军伍经历的甚至是没有见过血的,却不是这样的想法。

    尤其是那些世家豪门的棋子,心中更是惴惴不安,文人最大的优势便在于学识和文化,以及不断绝的传承,这一切归功于教育,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