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百五十六 一战定草原

    七百五十六 一战定草原 (第2/3页)

化,整个薛延陀和西突厥所占据的巨大草原成了大唐源源不断的肉食品供应基地。

    一开始这些牧民凭着雄厚的牛羊马数量还能支撑,并且狂热的追求大唐的先进文明产物,那些看起来很好玩很好看其实一点用都没有木制手工艺品尤为受欢迎,大唐商团将这些东西炒到了数十倍数百倍的价格。一只木马就能换一头羊,这是什么兑换比率?财富就是这样被掠夺过来了。比打仗要轻松不知道多少倍。

    渐渐的,牧民们有些难以支撑了。他们发现自己的牛羊马数量和后续增长的数量已经难以支撑他们继续购买昂贵的大唐出产工艺品和那些奢侈的糖还有茶叶,但是已经尝到甜头并且逐步开始腐化的草原上层贵族却无法离开王庭市场所带来的巨额税收和数之不尽的“孝敬”,他们已经离不开这些东西了。

    在大唐商人们“哭诉”难以回本决定回大唐不办了之后,阿史那泥孰那个着急啊,第一时间召见大唐驻西突厥大使馆大使,请他出面劝说商人们留下来,然后亲自出马去各大部落劝说那些

    部落首领让他们麾下的子民一定要大力支持大唐产品,不能让这个钱袋子离开了,他们一走,我们现在所拥有的就会全部没有了!于是十支箭部落开始动作了,把任务下达到了各个小部落,各个小部落均摊到了牧民的身上,就好象纳税一样一定要完成这个任务,大唐的商人和西突厥贵族勾结在一起,结成了利益同盟。

    当然不是没有反对的,一开始反对的力量不是很小,结果纵横司策划了一次“退市”行动,表达不满,一个月之后,十支箭部落的首领齐聚王庭向阿史那泥孰哭诉,请求大唐再回来做生意,否则他们真的过不下去了,他们已经无法接受充满腥味儿的马*,无法接受一股膻味儿的烤羊肉,他们想要大唐的茶叶,想要大唐的美食!

    纵横司胜利了,西突厥内部的反对势力被打垮了,从此之后,大唐商人在西突厥境内成了无冕之王,走到哪儿,哪儿的部落首领都要像供着大爷一样供着,当然也不是没有打劫的,发生了一次这样的情况之后,大唐大使愤怒的闯上王庭要个说法,阿史那泥孰焦头烂额,连忙指派军队去对付这些打劫的匪徒。可是久不征战的西突厥骑兵一时间居然斗不过那些强悍的马贼。

    战斗力衰落的速度也是可见一斑的。

    这个时候,大唐大使再一次提出要求,今后保护大唐商人的事情就交给大唐驻西突厥大军。三千人的驻西突厥大军在这个时候终于派上了用场,和那些腐化的西突厥铁骑不一样。大唐的驻军在几近全肉食的环境下,一天比一天精悍强壮,原本规定一年一轮换的驻军变成了两年一轮换,结果招致大部分军队的不满,在军方的压力下,朝廷宣布一年半一个轮换。

    大唐三千铁骑出动了一千人,用了半个月时间追踪这批马贼,在一条河边上找到了他们。一场厮杀过后,斩首千余,自死伤不过百;还有一个插曲儿,这伙马贼的首领是之前十支箭一个部落里面被排挤的一个头脑清醒意识到大唐威胁的人物,大使找到了阿史那泥孰,阿史那泥孰找到了那个首领,那个首领战战兢兢,下令将此人原先部落尽皆斩杀,老幼不留。

    大唐西突厥驻军成为大唐骑兵中最强悍的一支。

    从贞观四年到如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