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百八十九 波斯特区

    九百八十九 波斯特区 (第1/3页)

    更重要的是李承乾还没有那么多精力顾及波斯这里,因为紧接着还有一些事情发生了,除去自身的麻烦,罗马人又开始闹腾了,老将军妥耶夫把边防兵团的主力都带出来了,那么罗马军队就很轻松的击败了波斯的主力军队,一路往东进攻,直接撞上了遍布于波斯西部行省的西部起义军,一战接着一战,虽然有一部分起义军东征去了,但是还是有相当数量的起义军留下来,正好和罗马人撞上了,波斯人之所以那么悲惨,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和罗马人持续的战争,波斯人对罗马人的恨意丝毫不下于对波斯政府的恨意,于是乎……

    连王玄策自己都不知道发生什么事情的情况下,他成功的立下了波斯歼灭战的首功——擒获波斯国皇帝和大将军。

    或许他自己也不知道他无奈之下做出的决定给他带来了什么好处,他也开始相信,功劳或许不仅仅要靠自己争取,或许还有人会主动把功劳送过来给自己,虽然不知道杜荷这样做到底是打的什么主意,不过既然有功劳,那就拿着吧,有总比没有好,不是吗?

    承和二年五月十日,波斯帝国皇帝和大将军被大唐安西军将领王玄策率军生擒,之后,皇城被攻破,皇宫被占领,一应重要物品全部都被大唐安西都护府大都护兼安西行军大总管杜荷获得,在王玄策献上了被生擒的波斯皇帝太子和大将军之后,波斯皇帝哭哭啼啼的表示自己愿意投降,在投降国书上签上自己的名字,盖了章,不顾大将军的死死哀求,为了活命,波斯皇帝投降,拥有四百年历史的萨珊王朝就此终结。

    杜荷按照先前的誓言,把投降的五万多波斯军队做了一个筛选,其中三万八千人被斩首,而一直保护着小皇帝的忠心耿耿的老将军也被杜荷按照自己的诺言下令凌迟,然后要求小皇帝亲眼看着凌迟刑法的进行,三天三夜不许合眼,不许睡觉,一定要亲眼看完,就连凌迟刑法官也是花了大力气从国内调过来的,手法老练,保证三万六千刀切完之后人还活着……

    杜荷也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要做那样残忍的事情,不过他总觉得要为那几十万冤死的人出一口气,城外那几十个万人坑里的冤魂应该会比较愿意看到这一幕,一报还一报,杜荷把凌迟之后的血肉当作祭品分成几十份拿来祭拜那些冤魂,那些参与了屠杀的士兵的尸体就在万人坑上方被焚烧,然后,杜荷立了一块石碑,焚香祷告,祭祀那些冤死的灵魂,愿他们安息。

    对于灵魂的尊重也是古人的惯例之一,对于现在的大唐军校生和大唐正规军而言,对于生命的重视更加重要,从军校时代开始,苏宁就刻意在军校教材里面安排了关于对人命重视的内容,讲述人都是爹生娘养的,谁也没比谁高贵一些,官员有的器官平民一样有,富人有的器官穷人也有,不过是出身问题造成了人与人之间的身份差距而已。

    多年的潜移默化,军校学子们基本上都秉持着对生命尤其是对人命的尊重,尤其是在大唐人口缺少的时代里面,李二陛下屡次强调了人命的重要性,配合着军校的宣传,最注重人命的军队诞生了,人命是重要的,仅次于荣誉之后,不关乎军人荣誉的事情,就要把人命放在第一位。

    军校学子大量进入军队之后,常备正规军也就成为了一支名副其实的学生军,意思也就是军官都是军校毕业的学子,整支军队的素质就有了一个很高的提升,不仅仅表现在军队的军纪、战斗力上,也体现在军队的变化上,这支军队更加重视人命了。

    这或许是历朝历代的军队都没有注意过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