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七四章 倔强的斗士

    第二七四章 倔强的斗士 (第3/3页)

请他一起搬掉两座大山,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

    不出赵贞吉所料,吃过赵文华攻讦,又在此次事件中有功无过的曹巡抚,是‘杂然相许’的。但也同样指出,即使有愚公那种不畏艰辛,坚持不懈的精神,如果没有‘艹蛇之神告之于帝,帝感其诚’派天神相助,也是不可能成功的。

    意思很明显,我对你的提议很感兴趣,但没有十成把握,是不会动手的。

    赵贞吉深知,没有曹邦辅加入,是不可能争取到李默的支持的,而如果李默不支持,想要在这里战胜严党,是没有任何指望的。

    他突然怨恨起来,自己的老师明明是内阁次辅,官居一品的天子近臣,为什么就不能强硬起来,为他们这些下面的人撑腰呢?要是那样的话,还用得着拉拢曹邦辅,巴结李时言吗?

    赵贞吉何尝不知,自己要做的事情,与那愚公移山无异。但他毫不动摇,因为他亲眼所见,老百姓的生活实在太惨了……那提编之法看似合理,实际上与以往任何的革新一样,无论将多少负担压在富人头上,最终还是会被他们想方设法转移给穷人们。

    而且最高长官成了贪渎的头子,上行下效之际,下面的官员也纷纷伸手,想要分一杯羹。在这个弱肉强食的游戏中,底层民众永远是被鱼肉的一方。在层层盘剥之下,早已经膏血殆尽,皆曰:‘与其守分而瘐死,孰若从寇而幸生?’

    以至于出现大面积的通倭投倭,甚至在某些地方,倭寇比官军还要受欢迎……因为为了获得情报,保障后路,倭寇往往在抢劫大户之后,放粮米给穷苦百姓。虽然这并不是普遍现象,但也足以反衬出官府名声之败坏,如果不施以雷霆手段,将无药可医!

    赵贞吉看一眼桌上压着的竖轴,上面写着自己立下的八字誓言:‘知难而进,不避艰危’,现在就是自己实践自己诺言的时刻了。

    ‘既然你们敬酒不吃,那就吃罚酒吧。’将视线从桌上抬起,他坐直了身子,对门口沉声道:“来人。”

    唯二的两个随从,老仆和护卫便进来,一齐施礼道:“大人有何吩咐。”

    “赵安,赵全,你两人回南京,持本官的手令,调兵部一干属官,和直属部队过来。”赵贞吉冷声道:“将新入库的那一千条最新式的火铳,全都装备上,打钦差旗,浩浩荡荡给我开进杭州城来!”

    那护卫赵全激动道:“太好了!谁都敢给咱们脸色看,这几天简直憋屈死了!现在该轮到咱们,给他们点颜色看看了!”

    老仆赵安却不无忧虑道:“大人,这样不会有麻烦吧?”

    “只管去,”赵贞吉沉声道:“都是本官职权范围内的事情,有什么麻烦?”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