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八七章 不如归去

    第四八七章 不如归去 (第3/3页)

此归有光和王用汲的心情十分轻松,兴致勃勃的说着今年的成绩如何漂亮,明年五百万两的任务,也不会是个难事儿,甚至没看出中丞大人眉间那淡淡的阴霾。

    两人兴高采烈的说了半天,才发现大人极少应声。虽然大人越来越低调了,却也不至于如此低沉,便问道:“大人,有什么不妥吗?”

    沈默摇摇头,微笑道:“没有。”便看一眼王用汲道:“上海城那边,已经全部就绪了吧?”

    “回大人。”王用汲轻声道:“无论是码头、船厂、商行、票号,都已经建好了,只等大人选个好点的曰子,就可以开埠了。”

    听他这样说,沈默的脸上露出些许欣慰之色,归有光却有些不高兴的嘟囔道:“以后就该润莲老弟唱主角了,我就能清闲一些了。”很明显,如果上海开埠后,那苏州城的地位就会大不如前,他这个知府大人,自然不会高兴了。

    王用汲赶忙笑着安慰道:“震川公也不是不知道,苏州城毕竟地处内陆,定然不如上海方便,所以大人才会将市舶司衙门迁到上海去。”

    归有光越安慰越郁闷道:“我就想不通了,花上两年工夫,近二百万两银子,才把吴淞江工程干完了,怎么说不用就不用了呢?”

    “怎么成了没用呢?”王用汲道:“疏浚吴淞江,目的为了苏松地区永诀水患,至于给市舶司当航道,不过是个副产品。现在主要用处还在,怎么能说没用呢?”

    “你……强词夺理!”归有光怒气冲冲道。

    “好了好了,”沈默赶紧让他俩打住道:“平时好的跟亲兄弟似的,一到了这件事上,马上就翻脸不认人。”说着宽慰归有光道:“震川公,你太悲观了。看看地图,上海城的优势在于,它是黄浦江的入海口,这一点确实是苏州比不了的。”看归有光的脸都要塌下来了,沈默又道:“但苏州也有自己的长处,它位于南北运河交界的地方,又是上海的西去门户,这就决定了天下的货物想要进出上海城,都得在苏州城中转,从吴淞江上运进运出,我向你打包票啊,将来的苏州城,定然与现在一样热闹。”

    归有光这才有些舒服,叹口气道:“我也不是不懂理,就是觉着这样有些折腾。”

    这下轮到沈默郁闷了,只见他面上浮现淡淡的苦笑道:“你当我愿意啊……”说着轻叹一声道:“我这也是不得已而为之。”

    “大人有什么苦衷?”两人关切问道。

    “不瞒你们说,上月我京里的好友来信,”沈默轻声道:“说朝廷有意召我回京。”

    “回京?”两人大吃一惊道:“大人一直谨小慎微,有功无过,他们有什么理由召你回去?”

    “呵呵,”沈默笑道:“回京当官在世人眼中可是高升,你们怎们会想到,我非得犯了错误才能回去呢。”说着正色道:“当初陛下派我南下,便跟我言明五年之期,说好五年后会重新安排我。从嘉靖三十五年离京,已经四年多了,现在把我召回也是合情合理,我该欢天喜地才是。”

    “大人,您这一看就是口不对心了,”王用汲愤愤道:“大人现在封疆一方,把苏州治理的海晏河清,正是安享成果,过几天舒心曰子的时候,现在他们却要把你召回,显然是不安好心的!大人,我说的对吗?”

    这一番气呼呼的话,却让沈默不得不点头,他无奈的笑一声道:“润莲兄,虽不中亦不远矣。”

    事实上,正是沈默担心的事情发生了……因为他在苏州干得太好,太风光,从嘉靖三十八年以后,给国库解去的银子,甚至超过了两淮的盐课,这其中的油水,哪能不让朝中那些贪婪的家伙眼红呢?

    好吧,直说,就是严党。

    虽然沈默为求跟严党相安无事,每年都给严世蕃那灰孙子丰厚的孝敬,但贪得无厌的严东楼,还是嫌沈默给的少了。再加上他下面那些爪牙,眼红沈默那肥美安康的宝座,整曰价在严世蕃耳边絮叨,说什么沈拙言虽然每年给您十几万两银子,但他毕竟是徐阶的学生,每年给他家里不知道几十上百万两了,更别说徐家在里面的干股,还不知道捞了多少呢。

    就算不谈钱,单说政务,现在苏州已经走上正轨了,也没有倭寇作乱了,什么事儿都不艹心,就能哗哗给朝廷进钱——这几年朝廷可全靠苏州支撑着呢,您看看沈默和他那些下属,几年前还都不是场面上的人呢,现在都成了巡抚知府,这不都拜市舶司所赐吗?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