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五三章 请客

    第五五三章 请客 (第3/3页)

死后接任。曹参上任后,对萧何的政令法律一字不改,只是照着执行。皇帝笑话他毫无建树,他便问皇帝:‘我跟萧何比较,哪一个能干?’皇帝很实在的回答:“好像不如萧相国。’曹参便笑道:‘陛下说的对,在管理国家上,我确实不如萧相国。既然他已经制订了一套规章。我们只要按照他们的规定照着办,不要失职就是了。’于是便有了‘萧规曹随’的典故。

    高拱一听沈默用典,自然就把自己代入萧何,把沈默代入曹参了,如此得出的结论必然很喜人。这比什么示弱表忠心都强多了。

    沈默为什么要这样做?原因很简单——他已经彻底看清,无论自己再怎么努力,在徐阁老那里都不会受到重视。这种感觉真的很无奈,他觉着自己已经足够好了,可人家偏偏就把他当成后娘养的,要是再在那一棵树上吊死,恐怕自己这辈子都得在冷衙门里养老了。

    有道是良禽择木而栖,慎重考虑之下,他决定另攀高枝了……深谙斗争之道的沈默很清楚,没有贵人相助的话,是不可能在一拨拨残酷的政治斗争中存活壮大,更没有入阁的可能。如果没法如阁,无论自己有多崇高的理想,也都将化为泡影,没可能实现,所以他必须得主动一些,不能坐以待毙。

    深思熟虑之后,他选择了高拱。原因有三,其一,如果裕王能登上大宝,那凭着与裕王的深厚感情,高拱必然是首辅的不二人选;其二,高拱现在还没什么实力,第三,大家比较熟,而且原先就是上下级关系。三方面原因综合起来——高拱要为将来那一天做准备,所以必须组建自己的队伍,而他目前的地位,还不足以招徕各路神仙,所以自己一旦向他靠拢,必然会被视为左膀右臂,自己的付出,也必会得到丰厚的回报。

    这种事情属于痴男怨女一拍即合、**一点就着。在去往饭庄的马车上,两人心照不宣的完成了约定,高拱十分的高兴……话说他今天一直很高兴……便觉着应该对沈默表示表示了,想了一会儿道:“马上就要考京官了,你有没有需要关照的朋友,尽快报给老夫。”

    “还真有两个,回头把他们的资料给大人送过去。”沈默闻言不由笑道。他本来就是要找高拱,解决吴兑和孙铤的问题,现在高肃卿能主动提出来,实在是再好不过,至少能说明自己的功夫没有白费。

    说话间,马车停了下来,看来是到了聚贤楼。

    沈默先一步下马车,将高拱搀下来。

    高拱站稳之后,看见许多原先的手下站在门口,恭候自己的光临,不由笑道:“我已经不是你们的祭酒了,诸位不必多多礼啦。”

    众人本就怕他,加上他现在是吏部侍郎,就要命了,恭恭敬敬的一起向高拱行礼,然后簇拥着二位大人进了聚贤楼饭庄。

    聚贤楼说是楼,其实还是四合院,前院有六间大餐室,后院是四个大跨院,在京城的饭庄子里已经不算小的了,而且室内装饰考究,壁上悬挂名人字画,餐具也很讲究,并以精美的肴馔和上乘的服务享誉京城,在这里请客绝不丢份儿。

    沈默包下了最大的一个宴会厅,厅里摆了八桌,国子监的官员、教员,除了李贽之外,几乎全部到齐。

    沈默请高拱主宾位就坐,自己则坐在主陪位,待众人都坐下,等候多时的饭庄侍者,便将菜肴流水价的送上来……对在座的大多数人来说,来大饭庄吃饭,那是开天辟地头一遭,所以对聚贤楼里德摆设用具之奢华考究,那叫一个震撼啊。

    他们终于知道,什么是大饭庄的水平,可不是小饭馆能比得了的。比如当天吃的菜肴,名目并不出奇,不过是些‘烩乌鱼蛋、芙蓉鸡片、糟熘鱼片、酱爆鸡丁’之类,在普通饭馆也吃得到。但只有见到、闻到、尝到,才会真正体会到,什么叫一分钱一分货了。

    比如说同样一道‘芙蓉鸡片’,普通的饭馆也就是用鸡肉加火腿、冬笋,大火炒炒便出锅装盘;但人家聚贤楼的芙蓉鸡片,却是用捣成肉泥的嫩鸡胸脯肉、鱼肉,再加鸡蛋清烹制而成,这道菜外观雪白漂亮,品尝起来嫩软似豆腐,清香鲜嫩,美味可口,被美食家们赞誉为‘不见鸡片,胜似鸡片’,可不是外面的‘山寨货’能比。

    这些菜对常年缺肚子的国子监官员来说,简直是无可抵挡的诱惑,恨不得扑上去大吃一顿,但二位大人……尤其是高大人在场,大伙还得慢条斯理,注意仪表,实在是太不过瘾。

    高拱也看出来了,自己在这他们吃不痛快,酒过三巡之后,借口家里有事,便知趣的离开了。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