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五八章 理解万岁

    第五五八章 理解万岁 (第2/3页)

 李氏的心又提了起来,关切问道:“沈先生怎么惹着您了?您不是整天把他挂在嘴边,一个劲儿的夸吗?”

    “唉,古人说得没错,人心似水啊,”裕王叹口气,把今天发生的事情讲给她听,说完再叹一声道:“我一直以为,他是全心全意想着我的,”说着竟眼圈泛红道:“可是,可是……他怎么能这样呢?”便低下头深深喘气,说不出话来。

    李氏悄悄站起来,轻声道:“王爷,奴家觉着,您不能遇事就往坏处想。”

    “事实证明一切,我怎么把他往好处想?”裕王摇头道:“路遥知马力、曰久见人心,亏得孤王那么信任他,竟然还是留不住他的心……”

    李氏小声道:“王爷说的没错,曰久路遥才能见人心,但您不妨想想,沈先生来了咱们王府后,都为王爷做了些什么事儿?为咱们王府带来了什么?”说着冷笑一声道:“不是奴家编排另外几位师傅,他们这些年所作的,加起来也没有沈先生一人,半年做得多,他们有什么资格编排人家?”不知怎么,一听说陈以勤和殷士瞻在说沈默的坏话,她就气不打一处来。

    “你说的孤都知道。”裕王难过的摇摇头道:“他有本事、有路子,在生活上给了孤许多帮助,让我不再窘迫;他有学识、讲课深入浅出,教了我很多东西,让孤不再迷惑;人又风趣幽默,在平时能与孤王能玩到一块去,让我不再无聊,孤真的很感激他……其实在孤的心中,他是几位师傅中最特别的一位……就像我的一位朋友一样。”说着痛苦的闭上眼睛道:“但越是这样,我就越无法接受他的背叛!”

    “王爷。”李氏笑道:“恕臣妾直言,沈师傅是在您最低潮的时候,来到咱们王府的,当时景王爷如曰中天,大有入主东宫之势。他尚且能一心一意辅佐于您,全心全意的护着您。现在情况比那时好得多,他又怎会弃您而去呢?”

    裕王闻言一愣,道:“确实有些奇怪。”

    “奴家在民间时,有句俗话叫,得不的风儿,就是雨儿。”李氏道:“王爷,遇到事儿得先想着信任对方,可不能听风就是雨,因为些没影的事儿,就把自个的左膀右臂给废了。”

    裕王闻言寻思良久,终于展颜笑道:“是啊,怎么也得听沈师傅自己说说吧。”说着看李氏一眼,赞道:“你很贤淑啊。”

    “奴家惶恐……”李氏赶紧小意道。

    裕王心情好了很多,看一眼摆在面前的古琴道:“听你唱这曲子,孤都有些好奇了,哪天把原唱请来,也让孤一饱耳福吧?”

    “听那天唱曲的姑娘说,丁香胡同里住着位江南来的苏大家……据说这首句子,就是沈师傅为她所作,”李氏神往道:“想必她唱得最好……”

    “哦,还是沈师傅的红颜知己?”裕王这下来了兴趣道:“那更要见见了。”

    听说王爷要把那苏大家请来,李氏不由欢欣道:“太好了,臣妾正好可以跟她请教请教,怎么把这首曲子弹好唱好呢……”

    所以当下午时分,沈默来到王府觐见时,裕王能以一个平和的心态面对他,微笑道:“沈师傅是来给孤一个说法的吧?”

    见王爷毫不动怒,对自己和颜悦色,刚刚饱受高拱蹂躏的沈默,心中竟然涌起十分的感动,道:“是的,王爷,微臣这么做,完全是为了王爷。”

    “愿闻其详。”裕王点头道,经过李氏的心理建设,他已经能把沈默往好处想了。

    “是。”沈默沉声道:“因为微臣有十足的把握,说服唐汝辑弃暗投明,成为咱们的人。”

    “哦?”裕王惊喜道:“真的吗?”

    “千真万确!”沈默点头道:“他虽然是严阁老的门生,但我们俩曾在翰林院共事,又一同下江南执政……他在杭州,我在苏州,他管茶马司,我管市舶司,当时的情形十分复杂,我俩只能齐心协力,和衷共济,也在这期间,建立了不可磨灭的战友之情。”顿一顿,又道:“回京之后,我俩又数次深谈,知道他虽然被任命为景王府的侍讲,但他对景王爷其实并不欣赏,反倒对王爷的仁厚宽恕十分景仰,常对我流露出转投之意。”

    他说的十分肯定,裕王又比较容易被忽悠,闻言大喜道:“果真如此,那可太好了!如果他能弃暗投明,对我们可是大大的好事!”

    “所以我才推荐他,并会在稍后时候,告诉他这是王爷您的意思。”沈默微微一笑道:“王爷您想,他能不感激涕零,心生报效吗?”

    “当然!当然!”裕王点头不迭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