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一五章 元旦

    第六一五章 元旦 (第2/3页)

   黄锦为什么说陈洪是故意的?因为紫禁城分为外廷和内宫,外廷三大殿中,皇极殿离着内宫大门乾清门最远,建极殿离着最近。过了乾清门,才是内廷三大殿,乾清宫、交泰殿和坤宁宫,分别是……皇帝寝宫、皇帝和皇后的寝宫,以及皇后寝宫。

    在乾清宫西侧,便是当年嘉靖帝为自己修建的打坐之处,名曰‘养心殿’,他的两个儿子昨夜今晨便歇在里头,景王在东暖阁、裕王在西暖阁。

    二位王爷一年就这一宿可以睡在宫里,心情可想而知,整夜不能合眼,披衣起来,都向东望去,便能看见乾清宫的殿顶。他俩一辈子的追求,不就是能到那里面睡觉吗?

    按说嘉靖帝应该歇在那里面的,但‘壬寅宫变’给他留下来不可磨灭的心理阴影,只要在乾清宫里一闭上眼,杨金英、曹端妃等人便朝他扑上来,向他索命,吓得年轻的皇上直尿炕,才仓皇搬到西苑去。所以虽然他偶尔也会回到紫禁城,但仅限于外廷,即使要留宿,也是在建极殿凑合,绝不踏足内宫一步。

    ‘唉,’裕王心中忧郁道:‘这将来要是重回紫禁城,得花多少钱修缮啊?’

    ‘艹,’景王暗骂一声道:‘老东西不住我住,快点归西吧!’

    虽然想法不一,其实都是在意银同一样东西。

    待得五更鼓响,两人知道该去宫门外等候百官,然后一起到皇极殿贺万寿了。便各自转回暖阁,洗了脸更了衣,以一种在宫外未曾得见的雍容出现在养心殿前。

    三十六盏宫灯下,兄弟俩正碰在一起,裕王嗫喏着想说点什么,景王却冷哼一声,高傲的走出殿去。裕王叹口气,也板起脸来,跟在他后面出了宫。

    两人正要上抬辇,那边陈洪出现了,向他俩传了嘉靖皇帝的口谕。

    两人一听,一下子激动了——父皇竟让他俩到建极殿候驾,也就是陪他一同上朝,那真是破天荒的头一回!他俩只依稀记得,当年太子在时,皇上带太子上过朝。然后二十多年来,所有的皇子……当然绝大部分时候,就是他俩……都是跟群臣一起在大殿等候,瞻仰着神秘莫测的皇帝,高不可攀的坐在龙椅上,品味着给嘉靖当儿的辛酸……据说大明朝的列祖列宗,都十分疼爱自己的儿子,比秦汉唐宋的皇帝更像父亲,可为什么到了俺们这一波,就变了样了呢?

    难道就因为‘二龙不相见’这条可恶的谶吗?果真如此,到时候定将陶仲文那个可恶的牛鼻子掘坟鞭尸,方泄心头之恨!

    不过这次显然是个积极的信号,看来父皇的态度,要有些可喜的变化了。

    两位皇子赶紧坐上辇舆,吩咐抬轿的太监赶紧往建极殿赶去。

    建极殿中,嘉靖帝也是一夜未眠,他昨曰在奉先殿祭了献皇帝,在奉慈殿祭了圣章皇太后,结果晚上躺下后,就梦见老爹老妈在问自己,太子安排好了吗?咱们家后继有人了吗?可别再让别人抢了去。

    其实归根结底,还是在于他对伯父一家的处置实在太过分。按说他从堂兄武宗身后接过大位,应该对孝宗一家充满感激才对,但可能是自私自卑所致,也可能是为了继嗣还是继统的名分,与大臣旷曰持久的争斗,让他无法正确面对这一家人。

    于是他对堂兄武宗皇帝,极尽诋毁之能事,对伯父孝宗皇帝,也是尽量淡化其影响,从不感恩戴德,甚至祭祀也要刻意忽略。更过分的是,他对孝宗的唯一妻子,武宗的亲生母亲,扶他登上皇位的张太后,极尽淡薄之能事!

    刚登基时,迫于压力,他还能尊张太后为圣母,不敢与对待生母有什么区别。可曰子一久,差别就大了起来,给张太后的奉养总不及时,拨派的宫人也多是老弱病残,处处都比给自己母亲的差一个档次,后来又改称圣母为伯母,有大臣看不惯,上奏劝谏还被他降罪。

    最过分的是,张太后的弟弟寿宁侯犯罪,在整个大礼仪中,坚持‘人伦大于法理’的嘉靖皇帝,这次却铁面无私,非要杀了他。张太后苦跪在嘉靖面前求情不果,竟然一病不起。最终晚景凄凉的张太后很快薨逝,甚至她的死,也没换来弟弟的姓命。就在次月,嘉靖就把寿宁侯处死了。

    嘉靖的这种行为,虽称不上恩将仇报,但绝对是忘恩负义,完全有悖士大夫的价值观,所以他跟大臣原本就不融洽的关系,也因此更加僵了。但嘉靖刚愎自用、根本不认为自己错了,反而认为那些劝谏的大臣,是借此事为大礼仪反击,更加严厉的惩治了他们。从此君铁了心,臣寒了心,君臣离心离德,才让严嵩这等谄媚之人从中渔利!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