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四零章 抱一

    第六四零章 抱一 (第2/3页)

望把严家爷们儿全都论斩,但担心是皇帝试探,如果表现的太激烈,恐怕会遭到皇帝猜疑,于是婉言道:“严鹄是臣的孙婿,臣也不愿传闻是真的,但如果查证不假,那臣必不徇私情,严加处置此等孽畜!”

    这话妙就妙在展现了他与严家的姻亲关系,从而撇清了他构陷严家父子的嫌疑,还树立了自己公正而不乏人情味的形象,如此嘉靖才能不再往‘党争’上想,从而之专注于事件本身。

    最后嘉靖终于拿定主意,对徐阶道:“将邹应龙的这份奏章明发天下,并责令三法司会查此事,尽快将真相禀报上来。”

    “臣遵旨。”徐阶领命道。

    徐阶领了旨,从紫光阁回到值房,见皇上赐的那副字,已经端正的摆在大案上了。他对着那‘抱一’二字站了许久,终于把嘉靖的意思领会透了——这是在教导自己,如何去当一国宰辅呢!也就是说,皇帝已经决心把严阁老换掉了!

    但同时嘉靖也警告他,‘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他能顺利接掌相权的前提,是‘不争’!不许再为难严阁老,不许得寸进尺。

    徐阶正在那里发呆,下面通禀张居正来了。

    张居正修《兴都志》的地点也在西苑,一上午心急冒烟,一点事儿没干,打听着徐阁老回来了,马上窜过来,打听消息。

    徐阶一看墙角的西洋钟,午时过半了,不理张居正的追问,道:“陪我吃饭去。”张居正只好闷闷的跟着,出了西内,来到上次吃饭的饭馆,还是上次的房间,点菜之后,屏退左右,爷俩才开始说话。

    “老师,现在总可以说了吧?”张居正道。

    “嗯。”徐阶缓缓点头道:“皇上的意思是,先着三法司查清此事再说。”

    “什么?”张居正一下子就变了脸色,道:“刑部尚书何宾,严党骨干!大理寺卿万采,严党骨干!左都御史胡植,严党骨干!让清一色的严党去查严党,能查出问题来才有鬼哩!”说着有些埋怨道:“老师,您怎么不据理力争呢?”

    “我没法争啊……”徐阶叹口气道:“一面圣,皇上就把俩字摆在我面前……”

    “哪两个字?”张居正问道。

    “抱一……”徐阶又叹口气道:“圣人抱一,我怎么敢想三想四呢?”

    张居正寻思片刻,面上的愤怒渐渐隐去,轻声道:“看来皇上想让双方各退一步,顺利的交接吧。”徐阶点点头,没有做声。

    “这可不行,”张居正却接着道:“严党可不只是严家父子,而是一股势力,一个前所未有的歼党,如果让严家父子体面的退下去,他们仍可以在野指挥手下,继续为非作歹,那样如何对得起杨继盛他们的牺牲?”数百年来科举选官,读书人数目急剧增长,已经成为一个十分清晰且读力的阶层,在朝则党同伐异、治理天下,在野则教化百姓,针砭朝政,其角色界定曰益清晰,自我意识和政治人格曰渐成熟,无论在朝在野,都有巨大的能量。所以把对手整得罢官不算什么,因为人家还有巨大的影响力,甚至随时可以东山再起,只有在政治上彻底否定,把对手彻底搞臭,才算是最终胜利。

    所以张居正听说,徐阶竟然向严党妥协了,一下子就着急了,道:“严嵩父子一向得到皇上的恩宠,皇上的姓格您最清楚,朝令夕改,变化莫测,今天发起怒来,要处置他们,或许明儿个想起严阁老前时的捞出,可能又回转圣意,再不让对付他们。”说着加重语气道:“那时扳不倒他们,还叫他们父子记恨下,必会遭到惨烈的报复的!”

    听了张居正的话,徐阶陷入了沉思,过好一会儿才缓缓点头道:“你说的也有些道理,难保皇上明儿会怎么想。”

    “对嘛!”张居正高兴道:“老师,当断则断吧!”

    “好。”徐阶颔首道:“下午下班后,我就去走一趟。”

    “您准备跟皇上怎么说?”张居正来了劲头。

    “跟皇上说什么?”徐阶看他一眼道:“我是去严府……”

    “严嵩家?”张居正失态的张大嘴巴道:“老师,您不会是……说昏话呢吧?”

    “老师没有昏头。”徐阶看他一眼道:“太岳,你都说了一切远未终结,当然要从长计议了,自己好好寻思一下吧,若是想不明白,你就永远赶不上沈拙言……”说着夹一筷子水芹菜,慢慢咀嚼起来,这是不再说话的意思。

    张居正愣在那里,不一会儿,便静下心来,体会老师的意思。

    “给你一下午时间想,”徐阶吃好了,端着碗蛋汤轻啜道:“想明白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