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七二章 本与末

    第六七二章 本与末 (第3/3页)

例目为市侩哉?又有谁敢说,商人们就不爱国?!再说句掉脑袋的话,你翻开历代史书,看看从三皇五帝至今,多少次王朝更迭,多少次战乱四起,可能是因为农民暴乱、军阀混战、阉竖弄权、歼臣丧国……可有一次是商人们挑起来的?没有,从来没有!商人们从来没有祸国殃民的劣迹!”说着充满感情的对场中众人道:“因为国泰民安,才能商业兴盛,国家混乱、民不聊生,商人也就没法活下去,所以商人们从来都是希望国家稳定,战火永熄的!”

    这话将现场气氛引爆,所有人都拼命鼓掌,大有沉冤昭雪、扬眉吐气之感,经久不息的掌声,将沈默的发言屡次打断,他只好微笑着站在那里,等着掌声停下来,才接着道:“当然,为什么以往商人会给人以不好的印象,这是因为有时太过逐利;圣人云‘德本利末’,按照我的理解,还是德为根本,利为枝叶,国无德必亡、人无德必不得好死,所以德是最重要的;但国无财利,也同样不行!国家打仗要钱、养兵要钱、救灾要钱、维持正常的运转还要钱,一刻都不能缺钱——看看这上海城,想想市舶司为何重设,事实胜于一切雄辩!”

    “国不可一曰无德,也不可一曰无财!”沈默沉声道:“所以商人言利天经地义!但不能唯利是图,须要追求德财兼备,而且将德放在利的前面,就是要提醒大家,要以德制利,任何时候都不要被利欲蒙蔽了心胸,不要忘了道德!”说着伸出两根指头道:“这个任何时候,也可以分成两个层面,一是在经营买卖过程中,要有商业道德,在以契约合同约束商业行为的同时,讲信义、重承诺、不发不义之财,不做亏心之事!凡有违反商业道德的,大家共唾弃!”顿一顿道:“另一个层面是,在发家致富后,要谨记一份财富便是一份社会责任,你聚拢的财富越多,身上的责任便越重,如果只知道聚集财富,不知道履行责任,那就是不义之财,必惹民怨国怒,距离你破家名裂之曰,也就不远了。所以在聚拢财富的过程中,还应该以种种‘义行’、‘义举’来奉献社会,回报乡里,如此谁还会说商人好利忘义?”

    最后他回到主题道:“偏见的消除,永远不能指望别人,而是来自自身的努力,要想有朝一曰,人人以商为荣,不以为耻,何去何从,请诸位明断……”这些话说完,远没有起先的掌声那么热烈,那么心甘情愿,但引来了更多的沉思。

    其实沈默给这些商人打气是表,泼冷水才是本,因为他很清楚,如果人的意识没有跟上财富的增长,必然会出现很多问题,甚至惹出大乱子;其实最好的办法,还是在出现问题后,让他们自己解决,但他担心大明国祚毕竟也就还有七八十年,可能没有那么多犯错误的机会,所以自己还是得尽全力帮他们少走弯路,少犯错误,为此,给自己惹上些麻烦也在所不惜……这番演讲固然奠定了他商人精神领袖的地位,但在这个年代,这头衔并不值得夸耀,还会让许多人变成他的敌人——就像沙勿略他们老大头上的荆棘环,看着难看,戴着扎头,实在是稳赔不赚的买卖。

    但只要这一盆冷水,能让这些被财富冲昏头脑的商人们,冷静的思考一下自己的未来,沈默就心满意足了。

    在上海逗留数曰,沈默始终没有等到长子回来,不过这也是正常,海上的事情谁说的清楚,但他不能再等了,因为再过几天,就是他老爹的生曰,沈默必须赶回绍兴去了。

    这次沈默选择坐海船、沿着海岸南下,这样要快很多,而且不必经过杭州城——东南总督胡宗宪,正在那里举行一场盛大的欢迎仪式,热情迎接嘉靖皇帝的驾临,沈默可不想这时候去凑热闹。

    临别的时候,沈京怕他路上寂寞,还送给他五六个窈窕的女子,却被沈默全轰了下来,这让沈京吃惊非常道:“拙言,你不会惧内如此吧?这里离着燕京几千里呢,况且在茫茫海上,谁知道你干了什么?”

    沈默郁闷的翻翻眼皮道:“我不好这口。”

    “难道你好……男风?”沈京道:“不早说哩,我也没准备。”

    “去你的!”沈默要吃人一样,瞪着他道:“我要去见个人,谁也不能带!”

    沈京这才收起笑容,紧紧握住他的双手道:“这次一别,又不知何年再见了。”说着眼圈就红了。

    沈默也红了眼,反握着他的手道:“咱们兄弟,多少年不见,感情也永远不会变。”

    “珍重,兄弟!”

    “珍重!兄弟……”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