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九零章 水或火

    第六九零章 水或火 (第2/3页)

默绘声绘色讲起,吴蜀起了龃龉,鲁肃邀请关羽过江一叙,商谈归还荆州的事宜,手下都劝关羽不要去,但关云长道‘吾于千枪万刃之中,矢石交攻之际,匹马纵横,如入无人之境;岂忧江东群鼠乎!’竟只带周仓、乘一艘船,前去东吴赴宴,霸气十足的震慑群小,惊得埋伏引而不发,最后洒然离去的故事。沈默端起茶杯,以水代酒道:“正所谓‘当年一段英雄气,尤胜相如在渑池’,关云长千古傲雄,令人心驰神往啊……”

    众太监也是如痴如醉,好久才回过味来,缠磨道:“再讲一个,再讲一个啊……”

    “那就再讲个水淹七军。”沈默很懂听众心里,专讲让大家听着过瘾的,至于‘屯土山约三事’、‘走麦城’之类的段子,是不会拿出来扫兴的。

    众人听说又是给劲的段子,立刻安静下来,听徐公公讲关公大发神威。沈默先从庞德抬棺请命,终于成为于禁的先锋大将,率劲旅攻打关羽开始,然后着力渲染庞德之勇,跟年事已高的关羽力战不败,还觑机射中了关公的胳膊,败了蜀军一阵。

    众太监听到这儿,恨不得吃掉庞德,又担心关羽会不会失败,心情紧张极了。

    沈默要的就是这个效果,笑道:“关公回营后,拔下箭头,包扎伤处,誓报此仇,但众将担心他伤势加重,坚决不许,而于禁畏惧关公的勇武,也不敢主动来攻,竟移军至樊城北十里的罾口川,依山下寨,与关公相持起来。”

    “那关公是怎么报仇的?”这是太监们最关心的问题:“他的伤不影响武力吗?”

    “呵呵,”沈默笑道:“你们小瞧关公了,他可不止武功厉害,兵法上出神入化,他见于禁移军于樊城之北之罾口川,遂引数骑上高阜处望之,果然见城北十里山谷之内,屯着军马;又见襄江水势甚急,看了半晌竟笑道:‘于禁必为我擒矣!’众将不信,问道:‘将军何以知之?’关羽笑道:“‘鱼’入‘罾口’,岂能久乎?”

    众人起先没明白,后来才意识到,鱼、于谐音,关公是在开于禁的玩笑呢,于是纷纷叫妙。但等他们笑完了,却见‘徐公公’仍然保持那个姿势,仿佛被施了定身法一般。

    众人叫他也不应,有人大着胆子上前推推他,便听沈默突然大叫声,吓得那人跌坐在地上,惊恐的望着他,小声嘟囔道:“我没使劲啊……”

    却听沈默面色蜡黄的问道:“今天咱们歇在哪儿?”

    “樊城啊……”众太监才反应过来道:“正好是关公水淹七军的地方啊……”话音未落,便见沈默腾地从地上跳起来,慌不择路的跑掉了,三尺连忙追了上去!

    小太监们面面相觑,最终一个老成点的小声道:“怕是魇着了。”

    “对,魇着了。”众人纷纷点头道。

    三尺追上沈默,急声问道:“大人,你这是去哪?”

    沈默不停步道:“这里太危险了,必须让大军尽快通过!”

    “可您这身打扮,说给谁听去?”三尺提醒道。

    沈默便去揉脸,想要恢复本来面貌,三尺赶紧道:“可别揉坏了,得用这个卸妆。”便从腰包里掏出瓶特制的药水,用毛巾粘着,湿润他的面孔。

    这是个很漫长的过程,为了达到防水、逼真的效果,当初上妆便用了一个时辰,现在想要卸掉,还得花上同样的时间。

    沈默无奈的站在雨中,漫无目的的四下望去,见一片片蘑菇般的帐篷中火光点点,耳边传来兵士们粗豪的欢笑声,辛苦了太久的官兵们,正尽情享受着难得的美食……他终于冷静下来,其实沈默不是个容易冲动的人,只是方才自责于自己的愚蠢,竟然现在才意识到危险……如果危险真的存在的话,很可能做什么都晚了……这种后知后觉的感受,实在太他妈的糟糕了。

    一边等待着三尺完工,一边思索着对策,两人就这么面对面站在雨中,从远处看动作十分的暧昧,让追上来的小太监不敢靠近。

    还是沈默发现了他,拿过三尺头上的斗笠,罩在自己头上,咳嗽一声道:“小铃铛,你跟过来干什么?”

    一听果然是沈默的声音,那才十三四岁的小太监欢呼一声,跑上来道:“徐大哥,有人找你哩。”

    “哦?”三尺转身挡住沈默的脸,道:“在那里?”

    “那边……”顺着小太监指的方向,三尺看到了狂侠何心隐。

    “看来有大事。”三尺沉声道。

    沈默轻轻点头道:“你过去问问。”

    三尺便过去,临走还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