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一二章 羡慕嫉妒恨
第七一二章 羡慕嫉妒恨 (第2/3页)
“有些话,为师不能讲。”徐阶缓缓道:“我不能在这件事上表态。”
“学生明白了。”张居正只好勉为其难,替老师前来表态。但他又不想让这场削减宗禄的风潮就这样夭折,只能归罪于己,求得两全。
“可你把林润得罪惨了,”沈默淡淡道:“他骂人可是一绝,说不得你就真成了申屠佳。”
“呵呵,能被骂也是一种幸福。”默默无闻十多年的张居正,倒看得开道:“倒是你,宗人府那边还得多担待点,总不能闹出乱子吧。”
“我还应付得来。”沈默正色道:“倒是有另一桩事,你得告诉我个准信。”
“什么事?”张居正低声问道。
“老师已经容不下胡宗宪了,对不对?”沈默目光如炬,审视着张居正道。
“这个……”张居正的目光有些闪烁道:“我也不是很清楚。”
“太岳兄,你我肝胆相照,相约中兴大明,共创盛世。”沈默却不吃他那套,沉声道:“如果当初的誓言还没有随风而逝,你当知道胡宗宪有挽狂澜于既倒之功,功在千秋社稷!如果此人不得善终,会寒了天下壮士之心,到时候谁还肯为国抵死效力?还谈什么中兴、盛世?!”
听了沈默的话,张居正动容道:“拙言,你说的很有道理,绝不是危言耸听。”
“这么说,你肯帮我说和了?”沈默欣喜道。
张居正面色一阵晦明变幻,最终缓缓摇头道:“拙言,这件事怕不是你我可以改变的。胡宗宪是由严嵩义子赵文华举荐,而后屡屡超擢,都离不开严阁老的帮助,在朝中百官眼中,他就属于严党。况且胡宗宪与赵文华勾结,陷害张经、李天宠的事情,已经东窗事发。朝臣们都说,要是张半洲仍在,倭患五年前就平息了,现在胡宗宪用这么大的代价,多用了这么长的时间,才完成同样的事情,这算是什么功劳呢?”
“这是什么狗屁逻辑?!”沈默拍案而起道:“强盗理论嘛!当初张经是怎么死的,大家都很清楚,他是严嵩和李默斗争的牺牲品,是为高层内斗陪葬的!”他的情绪有些激动,手都微微颤抖道:“当时他不过是个七品巡按而已,没有他掺和在里面,张经也一样是个死——你可以指责他助纣为虐,但要是没有他,抗倭统帅的位子,一定会被一些庸才、废材占据,我大明的半壁江山,到现在还是血火连天!”
“但在那些御史言官眼中,他毕竟是通过陷害同僚,巴结歼臣才上去的。”张居正轻声道:“德行有亏,这就是致命伤啊!”
“当时那种情况下,只能求一问心无愧,岂能尽善尽美?”沈默摇头道:“太岳兄,不能这样偏颇啊!”
“唉,你说服我有什么用……”张居正叹口气,沉默了好久才干笑一声道:“你是不是看到陆凤仪的奏疏了?还没有明发呢,消息够灵通的。”
“不错。”沈默不瞒他道:“你甭管我怎么知道的,但我知道这封奏疏如果不压住,胡宗宪晚节不保。”
陆凤仪,南京户科给事中,不过一个小小的科员,估计朝中知道他名字的,不会超过五个人,就是这样一个小人物,上了一道《劾奏东南总督胡宗宪欺横贪银十大罪疏》,打响了清算胡宗宪的第一炮,相信不用几天功夫,他的名字就能人人皆知,想不出名都难。
其实在陆凤仪之前,就有不少京中的御史弹劾胡宗宪,但一来当时的时机并不成熟,二来他们远在京师,道听途说,风闻奏事的威力自然不行;第三,真正对胡宗宪有威胁的,就是南京和江浙那帮官员,他们在胡宗宪手下身边,对他的情况了如指掌,若是指正他,自然杀伤力非同小可……沈默未雨绸缪,利用自己在南方深厚的人脉,先行把这些人安抚住了。
所以这二年严嵩倒台,非议胡宗宪的声浪也是一浪高过一浪,却都被嘉靖压下来了,而且皇帝降旨说:“胡宗宪不是严嵩一党,自任职御史后都是朕升用他,已经**年了,他为朕立下了汗马功劳,现在如果加罪,今后谁为我做事呢?”
胡宗宪为何如此不受待见?并不是每个人都心怀着某种目的,而是纯粹的讨厌他、不能容忍他。道理很简单,这是一个德治社会,德行才是衡量一个人好坏的最高标尺,尤其是在这种浊流下降、清流复起的时候,你做过什么,功绩多大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有没有按照读书人的道德标准要求自己。
毋庸讳言,胡宗宪显然没有做到。他遭人厌弃的地方,主要有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