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四六章 覆灭(下)

    第七四六章 覆灭(下) (第3/3页)

不过这次他们失望了,在当地乡民的帮助下,刘显早派了部队从捷径小路抄到了后山,在其必经之路设伏。前有阻击,后有追兵,叛匪们这才想起官军的政策,纷纷跪地投降。

    但刘显已经拔剑出鞘,尚未饮血,焉能甘心?便狠狠下令道:“全都杀了!”竟要把降卒杀掉。

    “且慢。”奉命监军的余寅站出来,阻止他道:“战役刚刚开始,万万不能杀俘!”这也是沈默安排余寅跟着他的原因,俞大猷、戚继光沈默不担心,就担心这个刘显会杀红了眼。

    刘显不悦道:“他们只是迫于形势才投降,人数又这么多,再反了怎么办?”

    “总戎大人无须担心。”余寅道:“他们已然被轰天神雷吓破了胆,怎敢再面对我们?再说他们不逃去别的山寨倒好,若是逃去的话,只能帮我们传播威名,使更多的敌人陷入恐惧。”

    “说得比唱得还好听,”刘显看看那一张张惊惧万分的面孔,心里却已经信了一半,但仍不甘心道:“没有斩获,孩儿们的战功何出?”这才是他的真正想法。

    “首战告捷,已是漂亮的头功。”余寅沉声道:“如果总戎再能顾全大局,大人肯定会很高兴的,到时候我再帮着美言几句,想必功勋只会多不会少。”

    他这话说得十分中听,果然使刘显的抵触情绪大减。余寅见状趁热打铁道:“大人已经承诺不屠杀了,你把这些人都杀了,让他怎么跟畲族人交代?”

    “两军交战,刀枪无眼。”刘显满不在乎道:“有什么好解释的?”

    “他们也是大明的子民!”余寅毫不相让道:“他们的父母兄弟,只会将这笔血债算到大人头上,不能进行这种无意义的杀戮啊!”

    刘显有些惊讶,这个其貌不扬的家伙,平时木讷寡言,甚至有些窝囊,这时候倒挺硬气的。但他看到部下纷纷投来目光,感到有些下不来台道:“先给个说服我的理由!”

    余寅便低声道:“杀俘不祥。”

    刘显听了,先是有些愠怒的盯他看了半天,旋即放声大笑道:“好吧,就冲你这句话,我也不能杀了。”

    刘显以雷霆万钧之势,在喜枫山初战告捷,那些神秘的炮弹,更是一战扬名,被传得神乎其神,甚至有人说,那是天兵天将的武器,被经略大人借下来平叛了……无论如何,此战打破了叛军山寨无法攻陷的神话,对其自信心的打击异常沉重。

    试问一支没有团结心,没有后勤、没有目标的部队,如果连保命的法宝都被打破了,还有什么理由在坚持下去?

    于是如沸汤泼雪一般,刘显的部队马不停蹄,接连攻陷了十余个山寨,仿佛一把尖刀,直抵赖清规的总寨。

    不过,这时他们不得不停下脚步,因为一来已经孤军突入太深,没有两侧掩护,非常容易被断了后路。二来,部队一路突进半个月,已是疲惫不堪,战斗力大打折扣;三来,弹药早已告罄,补给还没上来,攻击难度最高的叛军总寨,实属不智。

    但他也没有等太久,因为借助他的接连胜利,负责谈判的沈明臣趁机施压,使其他两路的谈判进程快了许多。这时候再把何心隐派出场,终于使很多叛军将领,在此山穷水尽之际,回想起了昔曰的师徒情面,下山投降了。

    等后续部队一上来,早就憋得不行的戚家军和俞家军,便朝着总寨进发。因为这个方向上的叛匪,已经投降了七七八八了,所以未受什么阻滞,两军便与刘显部汇合了。

    这时刘显的部队也已经完成了休整,对叛军总寨的攻击终于开始了,结果扑了个空——原来,在灭顶之灾面前,赖清规终于恢复了枭雄本色,他冷静的分析,目前的形势下,已经不能据守山寨了,还是要走回原先的老路,带领主力在绵绵大山中转悠,袭击官军的小股部队,打击官军的补给线,耗到他们耗不起,便能过关了。

    而且他之所以选择此处为总寨,除了这里风水好、地势险外,更因为山上有条十分隐蔽的小径,可以神不知鬼不觉的转移。于是他一面派人在山上各处点起火把,仿佛严阵以待,一面趁着夜色转移了三天。

    其实也不是完全没法发现,但在一连串轻松的胜利面前,刘显难免有些轻敌,竟真的没有察觉。结果让人家顺利转移,还把自己配的土炸药埋在了聚义厅下。虽然没有炸到明军的首脑,但也对其造成了此役开战一来,最大的一次重创。

    只是遥望着火光冲天的总寨,赖清规再也没有从头再来的豪情了……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