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五六章 文章憎命达 (中)

    第七五六章 文章憎命达 (中) (第3/3页)

兴趣道。

    “他其实一开始也出去躲,年过得很不是滋味。后来一发狠,说来年我一定要在家安生过年,于是第二年,他写了副白底黑字的对联,提早贴在大门上,上联是:‘容我过年是君子’;下联是‘要逼债务乃小人’。横批是‘来吧、刀子伺候’。”沈默嘿嘿笑道:“这法子效果特好,来讨债的看了,无不掉头就走,果然让他舒服的过了个年。”

    余寅被逗得哈哈大笑,还没笑完,又听大人幽幽道:“你说我把这个方子,开给在京的清流官员,会不会大赚一笔?”

    虽然沈默还是开玩笑的口气,但余寅这下笑不出来了,叹息一声道:“他们的曰子确实难过呀,那些实权衙门还好说,像国子监、翰林院、都察院这些清流衙门,全指着这点俸禄还债过年,这下看户部怎么跟他们交代。”

    “怎么交代?”沈默活动一下身子道:“既然这么做了,就没打算和他们交代,不过京官们本来就憋着火,只怕这下火上浇油,惹出什么乱子来。”说着摇头苦笑道:“驻京十几万禁军,可都发十个月的饷,显然上面不想让军队乱起来,至于清流们,闹就闹吧,看来大人们觉着能担待的起。”

    “真能担得起吗?”余寅看看西洋钟,时间到了,便开始拔下火罐子,看着沈默背上一个个紫黑色的圆圈,他低声道:“大人,你这火够重的,可得注意了。”

    感到背上一阵松缓,沈默坐起身来,穿上棉袄道:“国事蜩螗若斯,我却爱莫能助,不上火才叫怪哩?”

    “学生也认为,十岳公的看法没错。”余寅闻言谨慎道:“但现在群情激奋,是我们始料不及的,学生以为,大人适当的表达一下看法,追随一下大流,还是有好处的。”

    “唔。”沈默点点道:“我知道了。”但他心里,其实另有打算的,只是这打算,甚至出火的原因,都无从对外人道哉……沈默所料不差,两天后,户部发俸的储济仓便出了大乱子,还打伤了人。

    不过这也正常,谁碰上这个,就算他棉花条子一根,也会蹭出火星子来,不闹才叫有鬼呢——京官们的俸禄,从年初一直拖到年底,原先大家都等着市舶司解银子来,所以也都忍了。大都靠四处告借支撑下来,到了年关,全都欠了一屁股债,这个年过不过得去,就全指着今天这一趟了。

    因此这些平素最讲究沉稳从容的饱学之士们,天不亮就被媳妇撵出家门,来储济仓前排队领俸。结果令他们大失所望——户部官员说了,上面有命,无论六部九卿或是不入流的小吏,今曰来者一律一视同仁——每人三斗米,两升胡椒,五百贯宝钞。

    嗷嗷待哺的众官员,一下子就炸了锅,这是打发要饭的呢?连债都还不了,还让大家有脸回家不?集体吊死在这储济仓里算了。结果大家也不领了,吵吵嚷嚷着要让户部当官的,出来给个说法。

    雷礼早就料到会有这一出,是以把十三清吏司的二十五名郎中,全都派来了,任务便是苦口婆心的劝大家体谅朝廷的难处,过一个安贫乐道的清淡年。

    可是任他们巧舌如簧,也比不了一升百米,官员们哪听他们那套,纷纷质问他们,把大明朝的钱弄到哪去了?户部的人也郁闷啊,俺们更想知道,可这时候来年的预算还未公开,他们这些小官儿,又怎能勘透其中的秘密。

    闻讯赶来的官员越来越多,好几百人挤在个密闭空间里,群情激奋,吵吵嚷嚷,谁也听不清谁说话,只觉着怒气层层上窜,也不知谁先动起手来,竟要把户部的官员打一顿出气。好在海瑞站出来拦住,才给了同僚撤退的机会,结果他和几个小吏被打伤了,据说是被抬回家去的。

    听了这个消息,沈默坐不住了,命人装上一车年货,要往海瑞家去探视。

    若菡有些不理解道:“来京这么久,那海瑞也没来拜访过,前几天给他家送年货,都被他退回来。人家显然不想和咱家来往,何必要……”

    “何必要拿热脸贴人家冷屁股?”沈默笑笑道。

    “我可没那么粗俗。”若菡白他一眼道:“不过意思差不多。”

    “呵呵。”沈默摇头笑笑道:“这里面的事情你不懂,但有一条,既然是朋友,我就该待他始终如一,也算给孩子们做个榜样吧。”

    “这样说,我就不拦你了。”若菡拿出大氅给他披上道:“早点回来。”

    “真懂事。”沈默笑着要亲她道:“不愧是我媳妇。”

    若菡轻巧的躲开,羞红脸道:“让孩子们看见了。”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