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八五章 内阁 (中)

    第七八五章 内阁 (中) (第3/3页)

传的那样昏聩,甚至比在潜邸时,更加有风度了。果然是眼见为实耳听为虚啊。

    隆庆搁下笔,接过手巾擦擦额头的虚汗,笑道:“朕写了几幅字,送给师傅们。”说着挥挥手,冯保便和个小太监,拿起最左边的一副,小心展示给四人看。只见上面写的是‘启宏元师’,便听隆庆道:“这几个字,送给高师傅,您是朕的启蒙恩师,朝夕相处的九年里,蒙您悉心教诲朕、保护朕……”说着动情道:“没有你就没有朕的今天……”

    高拱的眼圈当时就红了,推进山倒玉柱,跪在皇帝面前,哽咽道:“臣肝脑涂地,死而后已,绝不辜负皇上的期望。”

    “快快请起,”隆庆亲手扶起他道:“您是朕的师父,以后不要跪了。”

    高拱连道不敢,以袖遮面,站起身来。

    放下那副字,冯保两个又拿起第二幅,上面‘仁言利博’,隆庆指着那字对陈以勤道:“陈师傅同样为朕师九年,对朕竭进保护之力,朕把这四个字你。”

    陈以勤知道,皇帝指的是当年裕王地位摇摇欲坠时,自己在三公槐大会上,以隆庆的名讳‘载垕’为发端,做了一番‘国本早定’的演讲,大大的巩固了裕王的地位,一些流言蜚语也消失无踪。皇帝显然没忘了这份恩情。

    他感动莫名,赶紧如高拱一般接下。

    第三幅拿起来,上面是‘患难亨困’,陈以勤指给张居正道:“张师傅,当年多亏你为朕与严党周旋,为朕默默做了很多,别人虽不知道,但朕铭感五内,这几个字送给你。”

    张居正冷面热心,闻言眼圈一热,恭敬的行礼接下。

    还有最后一幅字,皇帝索姓自己拿起来,众人只见是‘肝胆贞贤’四个字,只听隆庆道:“沈师傅,我们虽然相处最短,但无须讳言,你我之间的关系,又与诸位师傅不同,都在这几个字里了。”

    沈默重重的点头,人非铁石,得君上如此相待,他又怎能不感动?

    四位曾经的裕邸讲官,现在的内阁大学士,一人得到了皇帝的一幅字,其中还有个浅浅的玄机,高拱的字中,含着个‘元’字,陈以勤的含着个‘利’字,张居正的含着个‘亨’字,沈默的含着个‘贞’字,合起来就是‘元亨利贞’!

    易经第一卦曰:天有四德,元、亨、利、贞!元者善之长也,亨者嘉之会也;利者义之和也;贞者事之干也。

    隆庆皇帝把他们四个与四个字对应起来,其中的殷殷期盼,不言自明……士别三曰当刮目相看,皇帝这次的表现,真要让包括高拱在内的四位大学士击掌喝彩!这一手玩得太漂亮了,绝不是昏庸之君能够想到的!

    其实隆庆皇帝也是苦思多曰,才想出这个办法来的。那些言官们上的奏章,他其实都看了,也觉着说得有道理。毕竟他和父皇有仇,但跟祖宗江山没仇,既然做了皇帝,自不希望把江山给败了。但是他所面临的,是父皇嘉靖留下的烂摊子,内忧外患,国将不国;而他的大臣们,都是在嘉靖手下练出来的,巧舌如簧、胆大包天、腹黑皮厚、各个难搞!

    登上皇位不久,他就意识到了,自己既没有能力救这个国家于水火,也没有能力把这些大臣治得服服帖帖。国家是不好管的,皇帝是不好当的,至少我没那个本事,肯定越忙越乱……人贵有自知之明,能有这份觉悟,他就比绝大多数人要明智的多。

    当然隆庆本身,也不想吃那份苦,俺提心吊胆、装模作样十几年,终于一朝翻身得解放,当然不能再牺牲生活质量了。治国那么累,还是交给大臣们去做吧,自己多做些爱做的事,岂不两全其美?

    当然,必须要信得过的。那么谁是信得过的人呢?对于隆庆而言,他接触过的人不多,除了太监之外,就相信自己的几位老师,高拱、陈以勤、沈默、张居正,这都是他完全信任,可以托付一切的人……所以当初徐阶提出,要在内阁增加两个名额时,隆庆一口就答应下来,并明确提出,希望首辅能多给裕邸讲官机会……皇帝相当逍遥天子,但他知道自己必须选对掌柜,才能安枕无忧。

    而正是有这个前提,老徐阶才会在那次朝会上,看似冒失的把张居正推出来……张是裕邸的讲官,又有沈默做伴,皇帝自然不会反对。

    后来一连串变故后,徐阶仍然有信心让张居正入阁,皆因为他知道皇帝的想法,高拱同样也知道,所以陈以勤也能入阁……结果内阁七位大学士中,就有四位是裕邸旧人,甚至占了多数。今天再借这个机会,郑重的把国事托付给他们,隆庆就彻底放心了。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