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七章 普及

    第七十七章 普及 (第1/3页)

    今天的人们都知道,1983年是我国全面肃清社会治安素瘤的“风暴”之年。

    但除了这个众所周知的标签以外,人们往往还忽视了,1983年也是我国经济逐渐走上正轨,民生百态、各行各业结出花果的丰饶之年。

    从国家的层面来讲,影响民生的重大的经济政策在春节之后就开始连续推出。

    2月 20 日,京城市委、市政府发出《关于商业、服务业推行经营管理责任制的补充通知》,要求一般商店在一年内都要实行承包制。

    这就等于是说,承包制这个在我国农村发挥巨大作用的经营手段被引入城市商业领域。

    2月22日,劳动人事部又发出通知,要求积极有步骤的推行劳动合同制。

    这可是我国用工制度方面的一次重大改革,等同于宣告了“铁饭碗”时代的终结。

    而2 月23 日,京城市政府继而发布《关于发展郊区商品生产,搞活农村商品流通若干政策问题的暂行规定》。

    进一步大幅度地放开了发展农村集体和个体商业、服务业的束缚。

    总之,无论从城市到乡村,还是从用工制度上,方方面面都显示出“搞活”的决心和力度。

    而思想的解放和政策的开放所带来的财富观念的深刻变革,也立竿见影地激活了人们改善生活的强烈愿望。

    这一年浮在表面上的全国个人致富明星依然是年广九,他的“傻子瓜子”作坊雇佣的人已经达到了103人,月营业额达到六十万元。

    正是在他的示范效应之下,越来越多的人心甘情愿地加入到个人致富的先头部队中,使得全国个体工商户的队伍迅速壮大。

    而与过去有所不同的是,新加入的这些人闯荡、创业,不再仅仅是为了生存,而是为了开创个人或者一个家族更广阔的生活平台。

    在这一方面,西单“服装夜市”的个体户们同样也起到了积极作用。

    作为“最早吃螃蟹”的人,他们在初涉商场不久后,就一个不拉的都成了万元户。

    由于他们中间已经有不少人捞上了“一脚踹”的“屁驴子”(摩托车)开,成了第一批“京A”牌照的拥有者。

    谁看见了都眼热,都打听。

    王府井百货大楼“服装夜市”的招商工作因此进行的就特别顺利,取得了空前的成功。

    尽管开业之后,由于管理水平方面拖了后腿,市场的口碑和反响,均不如西单的“服装夜市”那么好。

    但销售额度也是节节攀高,作为京城唯二的“服装夜市”,照样成为了东城区不可忽视的一个服装零售渠道。

    而与此同时,花城那边的服装批发生意因需求量的增多也愈加火爆起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