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百五十七 万寿

    二百五十七 万寿 (第1/3页)

    安郡王妃对王府里的事情是大小一把抓,可是牵涉到外头,她就有点儿懵了。

    她也知道要让人办事,不花钱是不成的。尤其是前两年,听说龙武卫内班侍卫,一个缺花个八千银子都还买不下来。多的是勋贵子弟想借此谋个出身的。他们这样人家的孩子,有几个能读书肯吃苦的?可是年纪也不算小了,总不能一辈子游手好闲的吧?

    之前安郡王妃从来没有担心过儿子的前程,在她心里,炘儿是要做郡王的,而且他成了郡王,当然也不会亏待他弟弟妹妹。

    不想平地一声雷响,把自己的好梦全震碎了。

    为了儿子她不怕花钱,可她怕钱花出去了事情却没有办成。

    八千两也不是个小数目啊。

    安郡王妃嫁进来的时候,头上戴的身上穿的,连带箱笼柜子里的东西全算上,也不值五千银子。而且最贵的凤冠和首饰等等,还都是王府给的聘礼,嫁妆里能看过眼的东西,也都是宗正寺给置办的。

    她掌管家务这么些年来,借着这个便利,给自己攒下了一份儿厚厚的家当。从前她花用起来也并不小气。可是现在不一样了,她得省着算计着用。

    她不能把家务和账目交出去,否则准会出问题。从账面上看,还能勉强敷衍过去。可是关键是账面与库房是对不上的。

    安郡王妃自己心虚,对阿青更是处处提防。

    对一般百姓来说,最要紧的节日应该是过年了。可是现在阿青才发现,万寿节是个比过年更重要的节日。

    而且这个节日并不象其他节日一样,日子是固定不变的。这万寿节哪天过。得看当今皇帝是哪天生的。

    眼下皇帝的万寿将至,天气一天比一天热起来,可是安郡王府上上下下都紧张忙碌起来。寿礼是一早就备好的,中规中矩不会出错。到了正日子,他们还都得进宫朝贺。

    李思谌他们去长明殿朝拜,之后也有领宴。

    至于阿青她们就往后宫去了。

    这种场合,阿青当然得和安郡王妃一起出席。不管在府里关起门来关系如何。当着旁人的面。总得做出个和睦的样子来。

    听说以往万寿节,女眷们多由皇后召见然后是赐宴。可是今年……

    皇后还“病”着,领头出面的人变成了慧妃。

    慧妃是个十分谦逊温和的人。脸上带着和气的微笑。

    阿青这是头一次吃到传说中的宫宴。

    可惜传说很丰满,现实却很骨感。

    宫里的御厨们就算水平再高,今天这种大锅菜吃起来也让人大失所望。色香味都没有,而且全是半凉不热的。

    阿青就吃了点笋片。那些鸡啊肉啊肘子啊之类的菜一凉了就全变了味儿,根本让人提不起食欲来。

    她身上揣着点心。可以找机会拿出来垫垫肚子。

    不过她没觉得饿。

    这种场合也没有谁是真的奔着吃来的,大家都又不缺这一口饭吃。

    慧妃自己好象也就吃了两口。

    阿青倒不觉得饿,就是觉得嘴里干渴。

    怕如厕不方便,她只能端起茶来小小的抿一口。含在嘴里片刻,再缓缓咽下。

    这点水当然不够解渴的,可是能湿湿嘴唇。润润喉咙也就够了。

    宫宴之后还有戏听,安郡王妃才懒得带着阿青应酬。直接撇下她,坐到昱王妃身边去说话了。

    她不在,阿青正落得自在。

    面前有四碟蜜饯果子,阿青拈了一粒盐津梅子放在嘴里。

    一开戏,头一出唱的就是长英会里的一折天下太平。这戏很热闹,文武君臣站了满满一台子,不过都是当布景的,真正唱的就三个人。这一出戏大概是必点的,尤其是在今天这样的日子和场合。

    这种官样文章颂圣戏码大家都没有兴趣,耐着性子看完了,下一折则是寿南山。

    等这一折也唱完了,又来了一折贺花王,这三折戏就唱了多半个时辰。

    阿青转头看了一眼,慧妃看完第二折就起身去更衣了,再回来时换了一身儿衣裳,头上的钗也去了两只,看起来更亲切随意了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