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四十三章 让世界充满爱?

    第五百四十三章 让世界充满爱? (第2/3页)

于好看了不少,这番话虽然还是这么说,但是却着重肯定了每个人自主分配财产的权力,大家便接受了.

    "至于如何制定实施计划,我这里有一个办法,你们现在不是给众人办了个人身份证明吗?"

    "我们再办一个东西,户口."

    "户口?"百官诧异:"这是什么东西?"

    "户口很简单,就是一个家庭的直系亲属,当两个人结婚以后,就有了一个户口,户口本上记述着他们的祖,父,子三辈."

    "这样一来,就算他们离婚了,但只要按照之前这个户口记载,就能帮助他们确定自己的亲属,然后就可以知道哪些人和他们有血缘关系,再想结婚时,把户口本一对照,不就知道他们是不是亲戚了吗?"

    这个办法,同样是借鉴的文明社会,效果暂时突显不出来,毕竟他们现在还搞不清楚自己的亲属,又不能做dna.

    往自己手上割一刀,滴血认亲是个还不错的办法,但是破伤风了怎么办?

    所以王扬的想法非常直接,现在不管它了,只为将来考虑.

    而且从现在开始也有一个好处,不是有一千人要离开了吗?只要分开了,就能够减少和自己亲属繁殖的几率,减少悲剧.

    这个问题,立刻被王扬解决了,但还有一个问题需要解决.

    那就是,虽然这样做不错,但是也有不好的地方,这是强制用法律震慑,很难形成风俗,也不能形成道德体系.

    王扬得建立一个道德体系.

    不知不觉间,王扬开始了第二轮的奠基,在民风社会上,迈向第二步.

    中国的道德系统有现成的东西,儒家道德观念.

    这个观念就是划清界限,亲疏有别,简单来说,就是,一个人,应该最爱自己的亲人,然后爱同乡的人,之后爱同一个国家的人,最后拿出一点点的爱,爱外国人.

    .[,!]简而言之一句话,让世界充满爱.

    这是一个等级森严的道德观念制度,非常复杂,因为就算爱外国人,也有区分,比较爱和自己国家很亲近的外国人,一般爱和自己国家有点亲近的外国人,最后爱和自己国家没什么关系的外国人.

    爱同一个国家的人也有区分,什么省市镇都有分.

    最后爱自己的亲属,还得分,最爱父亲,其次母亲,然后堂兄表兄堂弟表弟.

    唯一不爱的,是自己的老婆……孔子从来就没表示过,要不要爱自己的老婆,怎么爱,给多少爱……

    这个观念影响很重,这不,一个省里面有地域歧视,一个国家里面有地域歧视,一个地球上也有地域歧视.

    你说孔子他老人家想法是挺好的,你爱我,我爱他,大家爱大家,让世界充满爱,怎么到最后都变成歧视了呢?

    这就是理想社会和现实社会的矛盾之处了,现实嘛,总是很骨感的.

    而这个是怎么实施的呢?也很简单,就是礼仪,见到父亲要怎么行礼,见到母亲怎么行礼,各种礼仪,支撑一个社会制度的框架.

    比如父亲死了,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