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巨鹿鏖兵 第十节 两只狐狸

    第二章 巨鹿鏖兵 第十节 两只狐狸 (第2/3页)

了,这其中的变化,不是很明显吗?……激倒吸了一口凉与。惊骇莫名。他想了片玄,忽然说遇:汰么说,子羽和大王之册

    范增点了点头。

    共尉忽然有些后悔。站起身来焦躁的转了几圈,喃喃自语:“事情怎么会变成这样子,早知如此我又何必来趟这汪浑水?他娘的,我怎么没想到这事呢?”

    “你没想到?”范增有些不太相信。

    “我只是不喜欢替宋义卖命,谁想到他”共尉懊丧不已,唉声叹气:“这可祸事大了。打不赢,死在秦人手上,就算打赢了,迟早也得死得大王手上,这可怎么办?”

    范增抚着胡须,微微的眯起眼睛,打量着象头困在牢笼里的猛兽的共尉,将共尉的表情尽收眼底。从共尉的惊慌来看,他确实没有想到这件事,现在已经不知所措了。一丝笑容悄悄的从他嘴角一闪即没,他咳嗽了一声:“正如君侯所言,如果不能解巨鹿之危,那么我们就会死在秦人的死里,大王虽然会迟一些时候,不过也逃不了几时,秦人大胜之后,不会放过他的。但是,如果解了巨鹿之危,天下的形势可就不是君侯想的那样了。”

    “怎么说?”共尉猛的转过头,盯着范增的眼睛,眼神焦虑而又惶惶不安。

    “如果打赢了,你们兄弟就会天下闻名,足以改变天下的形势,又何必怕他?”范增缓缓的说道,他的声音很低沉,里面包含着一种说不出的狠厉,狠厉之中,又有些莫名的兴奋和紧张。他的眼睛死死的盯着共尉的双眼,象一头择物而噬的狼,刹那间的寒意,让共尉都有些不寒。

    这老头够狠的。这把舞纪了,还不安分守已,居然要做这种抄家灭门的有

    “这共尉站在那里一动不动,想了十天,连连摇头:“不行,不行,我的家人全在彭城呢,要是让大王知道我参与了这件事,我一府几十口人就没命了。我可不想让我那没出世的孩子就稀里糊涂的跟着受难。不行,不行,我还得回颍川去。”说着,转身就往后帐走。

    “君侯留步。”范增以和他年龄不相称的敏捷站了起来,一把拽住共尉的衣襟:“君侯。你听我一言再走不迟。”

    “快说快说。”共尉很不耐烦的推范增的手,范增却死死拉住不放:“君侯,子羽为什么会吞掉那些人马,就是为了君侯的安全考虑啊。这样一来,这件事就是子羽一个人干的,与君侯无关,大王自然不会迁怒于君侯了

    “真的?”共尉停住了脚步,狐疑的看着范增。

    范增暗自惭愧。连忙说道:“当然是真的。君侯,宁君那些人原本就是秦嘉的人,你杀了秦嘉,他们只是迫于情势才投靠你,所以后来你远赴南阳,大王一道诏书,他们就转投大王门下,这样的人一点忠心道义也没有,有什么可惜的?就算还给你,你还能相信他们吗?子羽将他们吞并,看起来是对不起你,其实是为你解忧啊。他吞并了你的人马,任谁也不会相信你是同谋,只能说你是迫于形势,顾全大局,不得已而为之。”

    “你唬我吧?”共尉转过身,用怀疑的眼光看着范增那张老脸:“就算有替我开脱的意思,可是也不能一点招呼也不打,你当我是傻瓜?再说了,现在好处全被你们占了,我来干什么?”

    范增见共尉的口气松动了,这才松开了共尉的衣襟:“君侯,怎么会没有你的好处呢。子羽还要和你携手渡河呢,没有你的帮助,又怎么可能打赢秦军的五十万大军?”

    “还想我帮你打秦军?你还嫌害我不够?”共尉歪了歪嘴,不屑的。

    “不打赢秦国。又如何能有安路?子羽败了,君侯能独完吗?”范增驳道。

    共尉不语。

    “眼下子羽没有退路。他只能奋勇直前,渡河与秦军血战。纵使没有君侯的帮忙,他也必须渡河否则,他就是死路一条,等待他的只有覆家灭族,绝无其他可能。

    共尉还是不说话。冷眼看着口若悬河的范增。他鼓动项羽杀宋义的时候,就料到了这一点,不把项羽逼到绝路上,他不可能挥出所有的潜能,不能激出他的潜能,绝对劣势的楚军根本不可能击败五十万的秦军。他自己虽然有兵,可是这点人马也无法扭转全局,东海那边又一直没有传来他希望的消息,那些杀器也不知道能不能指望得上,眼下最大的希望,就是项羽这个级战神威,能够还象历史上一样以少胜多,扭转战局了。

    “我军只有八万多人。再加上子异的四万多人,也不过十二万,这点人马与五十万秦军血战,根本没有多少胜算,更何况我军现在缺粮,士气不振,如此渡河,凶多吉少。君侯,子羽现在急需你的帮助,只要你能帮他打赢这一仗,以他的性格,他会亏待你吗?如果真有幸破灭强秦,子羽称霸天下。君侯至少是个千里之国啊。”范增鼓动三寸不烂之舌,侃侃而谈,为共尉描绘了一副锦绣前程,共尉听得有些痴了,眼神也跟着灵动起来。最后他还有些担心的说:“可是我如果帮助子羽,大王那边怎么办?他会不会对我的家人下手?”

    “不会。”范增拍着胸脯说:“桓楚已经赶去彭城。向大王禀明这里的情况。当此之时。大王一定不敢有所异动,上将军是子羽的囊中之物。君侯到这里来参战,只是奉上将军的将令,合情合理,大王也找不到任何把柄。君侯的家人肯定平安无事。”

    “要是真的如此,那倒也无妨。”共尉还是有些犹豫,想了一会,抬起头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