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巨鹿鏖兵 第十三节 养虎为患

    第二章 巨鹿鏖兵 第十三节 养虎为患 (第2/3页)

的眼珠一转,膘了一眼李良,呵呵的笑了。他知道以李良的眼光,不会看不职厄的疏忽。只不讨出千谨慎和尊敬,不想当着他的面说罢常轻的叹了一口气,眼神忽然变得狞厉起来:“我最遗憾的是,没有从一开始就重视共尉这个竖子,养虎为患,白白葬送了我的兄弟和十几万子弟兵。”

    李良心思一动。竖起了耳朵。他本来也觉得章邯对共尉的处理有些不妥,当初拿下了陈县。章邯可谓是如日中天,他为什么没有趁胜击杀共尉,让共尉逃过一劫?后来再次击破陈县,共尉逃窜到南阳,他为什么又不趁胜追击。以至于共尉再次死里逃生,最终在鲁山一战,以少胜多,全歼了章平和李由?他一直有些不解,但能听当事人章邯自己解说无疑会让他了解更多,他想了想,恭敬的说:“敢闻其详。”

    “当初共尉并不显眼。”章邯语气淡淡的,好象在讲一个很久远的故事。“陈胜手下的大将人马比他多的太多了,入关的周章二十余万,攻击蒙阳的吴广十五万,在南阳的宋留十八万,吕臣五万余,武臣就不用说了。已经自立为王,手下的精兵勇将更不是共尉能比的。他当时手下只有两三万人,说实在的,我还真没有把他放在眼里,击杀了陈胜之后,留下董翳和司马仁就回师临济了魏咎称了王,咸阳很恼火,我必须尽快的攻取临济。

    李良若有所悟的点了点头。正如章邯所说,在周章、吴广、架留等人相继被章邯击杀之后,只有两三万人的共尉确实不值一提,回师临济是很正常的选择。

    “这是我的第一次失误。”章邯的嘴角挑起一丝苦涩的笑,无奈的摇了摇头,接着又竖起一拇指头:“定陶城下击杀项梁之后,我重夺陈留,仿佛是天意,本来协助韩魏复国的共尉却早早的溜到了南甄去了。当时他手下有三万余人,虽然取了南阳郡,连名将桓腑都败在他的手下,可是他却丢了彭城,政治上已经处于后手。任人宰割。再加上”

    章邯想起当时和王离的争斗,禁不住无声的叹了口气,当时不是不想趁胜击杀共尉,只是一来河北战事紧张,咸阳催得很紧,二来他也想把这份功劳让给章平。让他有机会翻身。他留下了足够的人马。十万人啊,十万人对件他三万人,怎么想也不可能输啊,可是老天却在作弄人,章邯怎么想怎么觉得没问题的仗竟然输了,而且输得那么惨,十几万大军被共尉吞掉。连章平都杳无音讯,生死,未卜,到现在章邯还是没想明白这仗是怎么打的。怎么会打成这个样子?

    一想到章平可能丢了性命,章邯的心就像被人攥住了似的喘不过气来。他们兄弟从小感情就好,章平性格开朗,但是容易冲动,虽然一直不服气他这个兄长。可是每次到了关键的时候,他第一个想起的也总是他这个兄长,他们兄弟之间的感情不是一般人能够理解的,要不然他也不会一心要让章平立功。他万万没有想到,他给的这次机会却葬送了章平的前程甚至……性命。

    共尉,全是因为共尉。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年轻人悄悄的完成了他的转变,不经意之间就由一头不起眼的小狗变成了一头猛虎。成了楚军中的第二号人物。章邯越想越后悔,越想越心痛,禁不住泪流满面,泣不成声:“是我两次错过了击杀他的机会,让我的兄弟”

    “将军李良被章邯对章平的挂念感动了,他连忙劝道:“将军节哀,令弟也许现在还在人世呢,桓腑被俘,开始不也是谣传被杀吗?”共尉用了什么办法。居然将桓谢的家人带出关去了。但是章平不可能,他这个兄长天下闻名,章平怎么敢投降共尉?按秦军法,投降敌人可是要诛三族的。退一步说,就算他投降了,现在隐姓瞒名,可是他的前程也完了。楚军集合所有的兵力,交到两个二十多岁的年轻人手上,渡河与五十万秦军一战不管怎么看他们都是扑火的飞蛾,只是临死前的反扑的已。共尉、项羽再有本事,他们也没几天好活了。章平投降了共尉,和死了有什么区别?

    他宁愿相信章平已经战死,他要为章平报仇,击杀共尉。

    “子善,你以为楚军能解巨鹿之围吗?”章邯抹去眼角的泪痕,转过头看着李良。李良苦笑了一声:“希望渺茫之极。”

    “不错!五十万秦军在巨鹿,旷日持久,不是攻不下巨鹿,只是为了一网打尽。”章邯站起身来,在帐中来回迈着大步。声音变得高亢起来:“山东六国。只有赵楚齐稍有实力,眼下赵国已经残破,齐人舒缓,不足以为意。只有楚人剩悍,一直以来就是我大秦的劲敌。现在楚军已经自投罗网,以十五万拼凑起来的乌合之众来解巨鹿之围,他们的命运可想而知。楚人一破,巨鹿自然瓦解,剩下的就只有齐人了,天下重新平定指日而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