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三百七十五章、设计院杯(2)

    第一千三百七十五章、设计院杯(2) (第3/3页)



    三是“社学“、“义塾“或“义学“,即由私人或私人团体创办并主持、经营和管理的私塾,延请塾师教育当地百姓子女。古代殷省私人所办“义塾“最典型最感人的例子,就是清末聊城人武训通过行乞所办私塾(学)。

    私塾先生的待遇主要由修金(或等值的实物,别称“束修“)构成;此外,还有膳食(即学东提供吃住)及节假日的红包或礼物等。由于施教模式、私塾先生的学养及声望、学东家境及态度等不同,私塾先生所获得的收入多少也存在很大差异。

    自开私塾的先生,每至腊尾岁首,就要四处托人招揽学童,费用全靠学生上缴。学童入馆前,家长须填写一张“关书“(即入学志愿书),里面要特别写明“修金“(学费)多少,分几次交付,并注明“节庚包“(即逢节另送的红包)除外。

    有的塾师在一个地方坐馆多年,其私塾则被称作“馆地“。私塾先生与学童家长常有来往,如替他们写信、写春联、写契据、帮办婚丧喜事等,也得到些额外收入。

    被延请作塾师的,其修金由东家(学东)和塾师商定,食宿一般都由东家供给,当然,在东家供应伙食的情况下,修金要相应减少。私塾中并没有寒暑假,全年只有清明、端午各放一天。(呵呵)

    每年十二月初十前后放年假,至次年正月十五开馆,所以素有“先生不吃十二月的饭“的谚语。

    如东家富裕,出手又大方,私塾先生的日子则好过一些。除一日三餐之外,还会有点心、茶水等供应。有的大户人家甚至还有佣人专门伺候塾师。一般来说,为了子女的良好教育,大户人家是不敢怠慢塾师的。

    《红楼梦》中的秦邦业望子成龙,只是官囊羞涩,但“因是儿子的终身大事所关,说不得东拼西凑,恭恭敬敬封了二十四两费见礼,带了秦钟到代儒处拜见,然后听宝玉拣的好日子一同入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