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 怒攻

    第143章 怒攻 (第1/3页)

    风和日丽,满眼翠绿。(. 无弹窗广告)惠风和煦,天高云淡。

    曹军大营外,魏讽、耿纪、黛丽珊一行与刘铜、黛丽丝依依不舍,挥泪辞别,拿着于禁的亲笔书信、通关文牒,踏上了北归的征途。

    一大早,张辽就接到合肥急报,说是孙权以副都督吕蒙、朱然为大将,周泰为先锋,率徐盛、韩当、丁奉、蒋钦三万兵马,进驻濡须坞,水陆并进,声威大振,合肥震动,请求救援。

    见军情紧急,张辽与于禁、臧霸等商议后,拔营北归。

    旌旗猎猎,铁甲铿锵,七千曹军逶迤向北。人逢喜事精神爽,张辽、于禁心情大好,一路谈天说地,欣赏沿途风景。

    张辽赶往合肥的前五天,江东军已从濡须坞分水陆两路向合肥进发,水军共出动五艘楼船、十艘蒙冲斗舰、二十艘快艇运输两万五千兵员、粮草、辎重,后面跟着五艘空船,经巢(湖)肥(水)运河――肥水逆流而上,过东关,入巢湖,沿施水直抵合肥。陆路五千沿河搜索,与水军齐头并进。

    这是孙权、吕蒙精心选的一条最省力、最快捷、成本最低的线路,如果单纯使用陆路交通线运输兵员、粮草给养耗时费力,而船只航运则能利用水、风等自然力的帮助,效率比陆运高得多。故有“一船之载当中国(原)数十两(辆)车”之说。加上水路更能发挥江东军水师水战见长的天然优势,如果战败可以撤退到战船上,扬帆顺流南归,迅速脱离战场。

    吕蒙本来志在荆州,被孙权当头棒喝,面服心不服,心里万分愤懑,又不敢当场发作抗命不遵,只好拿合肥撒气。

    到合肥之前,吕蒙已侦知合肥守卫空虚,遂下死命令水军战船开足马力,陆路步骑加快速度,日夜兼程,不两日便赶到据合肥城两里远的巢肥运河边。

    吕蒙让战船就地抛锚,把大营驻扎在岸上,留丁奉领兵五千留守大营,看守战船,其余两万五千大军把合肥城团团围住。吕蒙领五千兵作为预备队,朱然率周泰、徐盛、韩当、蒋钦负责攻城,两万兵力分为四队每队五千人,不由分说,分别进攻东、西、南、北四门。

    合肥城里只有区区八千曹军,其中中央驻军三千,郡兵五千。扬州刺史、合肥守将张喜、别驾蒋济早早得到情报,一面紧急派人飞马向许昌求救,通知周边郡县诸如皖城、庐江、历阳、居巢等策应增援。[看本书最新章节请到求书 .]一面进行全城总动员,告知后援大军必到,抢修城防工事,收集储藏粮草及其他战争物质,全城军民同仇敌忾,严阵以待。

    江东军葡一进攻,就遭到了合肥军民壁垒森严的迎头痛击,伤亡惨重,战斗进行得异常惨烈。由于张喜沿用了前任刘馥御城之法,准备充分,全城军民同仇敌忾,凭借坚城厚墙和居高临下的优势,劳逸结合,守法有度,损耗不大,让吕蒙有了如哽在喉之感。

    合肥位于扬州西南,长江、淮河之间,巢湖之滨,南北水陆干线的冲要,襟江拥湖,四通五达,为数条水陆路途的汇聚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