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长径比与小口径

    第三十六章 长径比与小口径 (第2/3页)

啦啦的开始翻起手中的笔记本,可还没等他翻上几页额,就被柏毅伸手给打断:“先别翻了,这些天这么多的理论,忘了一两个也没什么要紧的,不过关键点还是要记住的……”

    柏毅面色如常,好像他对陈耀阳没有记住他刚才说得技术要点,早就了然于胸一样,其实他之前哪里说过这样的话,只不过为了打住陈耀阳的话头,抛出来的猛料罢了,当然这话柏毅自然不能说出来。

    陈耀阳就是个心思单纯的技术宅,对于有着无数先进理论的柏毅,他早就崇拜得两眼都是小星星,就差没把柏毅的当圣人看了,哪还有半点怀疑,所以他相信,柏毅之前一定是说了,只是自己脑袋笨没记住罢了。

    于是便不在多言,端端正正那好笔记本和钢笔,准备再次重温一遍这个“没记住的技术要点”,看着不疑有他的陈耀阳,饶是柏毅脸皮够厚也微微红了一下,可转眼却又是一派的肃正严谨:“我听你刚才所言,好像有点看不上小鬼子的6.5mm步枪弹,没错,老款的圆头弹的确不怎样,近距离只会打个贯穿伤,远距离的力道却又不足,的确不是一款合格的弹药。

    但你不要忘记,那只是小日本老式的6.5mm步枪弹,侵华战争没有多久,他们便将圆头步枪弹升级为尖头弹,特别是大长径比所带来的空腔创伤,其破坏力之大,相较于达姆弹也不遑多让,要不然你仔细想想,我相信缅甸的日军应该装备了这种6.5mm尖头弹!”

    闻听此言,陈耀阳一想的确如柏毅所说,驻缅甸日军利用“三八大盖”近距离杀伤是的创口的确大得吓人,治疗起来也十分棘手,就算侥幸能被救回来,多半也会留下终身残疾,而事实上也的确如此。

    日军刚发动侵华战争时,所使用的枪弹还是库存积累的6.5mm圆头弹,在装药、弹道和杀伤力方面都存在严重不足,特别是在近距离上,容易产生贯穿伤,而不是破坏性的致命伤,

    只是这个特点却又导致另外一个无奈的结果,那就是贯穿人体的弹头,在进入另外一个人体时,由于速度动能的减弱,导致弹头会在第二个人的体内发生横滚,产生致命的空腔创伤,而这也导致日军在拼刺刀时,要将子弹退出枪膛以免己方的子弹造成不必要的误伤。

    但6.5mm枪弹的不足,很快便被日军给改进了,而这便是经过重新优化的6.5mm尖头式步枪弹,这款枪弹的近距离杀伤力十分巨大,就算中正式步枪的7.92mm步枪弹与之相比也占不到半分便宜。

    只不过当时的日本工业能力不足,这种新式枪弹支配发给战斗力强的一线野战师团,至于部署在中国的那些负责防御和维持治安的二线或三线部队依然使用库存量极大的6.5mm圆头弹,再加上后来配属99式步枪的7.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