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七章 一切从无坐力火炮开始(二合一)

    第一百九十七章 一切从无坐力火炮开始(二合一) (第3/3页)

中,用于反坦克和碉堡破袭作战。

    因此欧美在这方面的投入较之苏联要强的多得多,特别是美国,自从四十年开始,便在无坐力火炮方面完全领先苏联,特别是其体系化、系列化的无坐力火炮装备,更是苏联做无法比拟的。

    总后首长和武云哲自然不清楚这其中的内情,不过就算他们知道估计此刻也不会太过在意,因为他们早已被“苏联无坐力火炮性能落后于美制无坐力火炮”这句话惊得目瞪口呆,要知道这次苏联以有偿贷款的形式所提供的武器装备中就包含了苏联47mm无坐力火炮。

    这是中国方面特别要求的,毕竟在使用过民国仿制的美制M18式57mm无坐力火炮后,我军便对这种简单实用,机动灵活的步兵伴随支援武器青睐非常,在得知苏联也有同类型装备后便提出相关援助要求。

    苏联不但答应下来,而且还把胸脯拍得咚咚响,直言他们的47mm无坐力火炮绝对强出帝国主义同类型装备八条大街,并且还向中国提供大量测验和实战数据,相关战斗照片,甚至还有益将全套技术资料提供给中国,以便中国能够仿制生产。

    刚刚成立的新中国在各方面都纯洁的像个初哥,特别是在军火贸易方面,简直连半点经验都没有,结果被苏联眼花缭乱的图片、数据还有技术资料这么一搞,便稀里糊涂的答应下来先引进一批看看。

    而苏联装备至今还没有完全到位,是以中国方面到现在还不知道苏联47mm无坐力火炮性能究竟如何,正因为如此,当总后首长和武云哲听了柏毅的话后,顿时便傻了眼,因为他们万万没想到,苏联竟然将一款性能落后到极点的装备提供给中国。

    这让两人在震惊之余也不免为止愤怒,只觉得苏联

    虽然这样研制出的武器装备简单,后勤压力大减,对军队素质要求不高,战斗力生成迅速,性价比可谓高到离谱,看上去是各国梦寐以求的武器装备研发思想。可当深入使用之后方才发现,这种性价比只是表面现象,实际情况其消费比较之于精密的西方装备并没差多少,甚至在某些方面还要高出不少。

    就已苏联最经典BMP—1步兵战车为例,这款被定性为“炮灰”的装甲战斗车辆,无论是设计还是制造都很简单,价格更是低廉,然而在这些种种好处的背后,却是发动机大修间隔时间极为短暂、行驶油耗居高不下、人机功效差到离谱、战场抢修聊胜于无,其结果就是后续的持续投入更高不说,战斗力也无法得到基本的巩固和维持,以至于到后期成为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鸡肋。

    正因为如此,武云哲能在这个时代提出这样的武器装备发展思想可以说是极有远见的,当然风险也是必不可免的,首当其冲的便是与苏联既有的装备研发思路有着极大的冲突,如果没猜错的话,先前亚克托耶夫之所以暴跳如雷,多半也是因为武器装备研发思路中的严重分歧。

    柏毅猜测的没错,亚克托耶夫对于中国自主研发的单项武器还能够批判的接受,但对苏系范畴的武器装备发展体系却决计无法容忍,因为这不单单是挑战的权威地位,更是对成熟的苏联装备发展体系的撼动。

    作为一位苏联著名的军工专家,苏系装备思想体系的奠基人,亚克托耶夫绝对不会允许有着这样的事情发生,而总后首长和武云哲却是极其注重实效的人,合适就用,不合适就更改,绝不会多说一句废话,如是便同亚克托耶夫等一众苏联专家对立起来,直至最后双方不欢而散……

    。

    柏毅猜测的没错,亚克托耶夫对于中国自主研发的单项武器还能够批判的接受,但对苏系范畴的武器装备发展体系却决计无法容忍,因为这不单单是挑战的权威地位,更是对成熟的苏联装备发展体系的撼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