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七十七章 病根(补昨日第三章)

    第两百七十七章 病根(补昨日第三章) (第2/3页)

重新的结构计算,如此时间上自然要拉的及长。

    然而就是这么个令无数专家头疼不已的问题,却在柏毅的眼中如同拼图游戏一样简单,没办法谁让他就是这套击发机构的实际设计者和结构计算人呢,正因为如此,柏毅对自己的整体设计和计算正确性有着异乎寻常的信心。

    笑话,RPG—7成熟结构还不算,又有限元计算的加持,如此牛叉的BUFF就这么不计成本的往上累,若还是有能够推到重来的结构缺陷,柏毅这个穿越者真的可以拿着豆腐一头撞死了。

    所以当柏毅得知二号无坐力火炮哑火的情况后,并没有像其他人那样,二话不说先把相关组件大卸八块,而是把前往西伯利亚前后二号无坐力火炮的进度在脑海中过一变,这才拿起装备进行检查,结果这么一看果然很快便找到了问题所在。

    那便是右侧开辟的燃起排出的工艺孔不符合设计规范,使得高温燃气无法及时排除,从而在击针座内形成燃起阻塞和回流,这才导致击针损坏而无法激发,至于是什么原因导致工艺孔不合格。

    以柏毅的眼光来看,既不是基础理论计算的偏差,也不是结构设计不合理,更不是材料运用的失误,主要的原因还是基础加工制造环节的不过关,或许是相关机械设备的精度不够,或者是相关工人的技术存在缺陷,亦或者是质量把控不严格。

    总而言之,令得工艺孔的加工质量存在很大问题,不说别的,但就中国代表团用于技术交流的三支二号无坐力火炮的击针座倒流燃气工艺孔就有三个明显不同的尺寸,误差之大,甚至用肉眼都能分辨出来。

    俗话说,差之分毫失之千里,更何况还是肉眼可见的误差,这样的二号无坐力火炮不出问题才怪呢,既然找到了问题所在,自然不能坐以待毙,于是柏毅在交流打靶前一天的晚上,利用手头能够找到的简易工具,将导气工艺孔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