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七章 喷气式发动机的选择:离心式与轴流式(下)

    第三百零七章 喷气式发动机的选择:离心式与轴流式(下) (第2/3页)

斗机,便不会率先夺下苏联喷气式战斗机的一血;之后再接再厉,用同样的办法,抢先完成米格—15的设计工作,致使性能相近的拉沃契金新式喷气式战斗机再次败下阵来。

    至此,异军突起的米格彻底将拉沃契金赶出了战斗机设计领域,成为苏联战斗机研制方面新的霸主,只不过米格的霸主地位并不是很稳固,没办法,苏联航空人才实在太多,除了拉沃契金,还有雅克夫列夫,苏霍伊,伊留辛,图波列夫,米亚舍夫……

    这还是数得上数的名家,至于那些默默无闻的天才更是多的看不过来,可以说整个苏联航空领域的竞争十分的激烈,稍又不慎便会如拉沃契金一样,被彻底打落尘埃,基于此,阿尔乔姆·米高扬除了拉住自己的哥哥外,便是利用目前掌握的优势,不断推出新机型。

    从起步的米格—9到鏖战朝鲜的米格—15;从正在试飞的米格17,再到如今抓紧研制的I—360计划,阿尔乔姆·米高扬和他的米格设计局只用了8年的时间,也就是说,米格设计局每两年便会推出一款最新的喷气式战斗机。

    这种推陈出新的速度,较之后世更新速度超快的手机产业也是不遑多让,由此可见米格设计局将“快”字诀用到了何种程度。

    当然,这其中固然有航空领域大发展,大更新的契机;也有同敌对的西方世界拼命较劲的因素;但不可否认的是,阿尔乔姆·米高扬必然有着他独特的法门,不然也不会从那么多群雄闪耀的功勋飞机师中脱引而出。

    而这个独特的法门不是旁的,正是采用大量的成熟技术,特别是在耗时最大的航空发动机方面,自始至终使用基于英国“尼恩”航空发动机改进的离心式喷气发动机,之所以如此,无他,只因为该类型发动机技术难度低,结构简单易懂,生产制造方便快捷,整体性能坚固耐用,工作稳定性平稳高效,简直就是为快速生产量身定制的神机。

    正因为如此,当米格开始进行I—360计划时,阿尔乔姆·米高扬想也不想便能够快速生产的离心式喷气发动机定为新式战机的动力源,若是一台推力不足,那就直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