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章 中苏新技术补充协定

    第三百一十章 中苏新技术补充协定 (第1/3页)

    米高扬的评估报告,在阿尔乔姆的帮助下完成的很快,旋即提交到苏联最高统帅部,为此在某一日的下午,米高扬向苏联统帅部做了整整两个半小时的情况说明,最终得到苏联统帅部的同意。

    当总后首长接到这个消息后,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三套完整的有色金属冶炼、开采以及勘探的设备到时此次,就连他所提出的援建一个钢铁研究所,也得到了苏联方面的同意。

    然而与之相比,最最重要的是,苏联竟然向中国提供一套刚刚完成样机定型的RD—9型航空喷气式发动机的设计制造的图纸及技术资料,要知道这可是当今世界范围内最前沿的发动机技术。

    眼见于此总后首长简直乐开了花,二话没说,便同意即刻与苏联签订协议,于是赶紧驱车前往克林姆林宫,在一座装修精致的小会议室内,米高扬早已等待于此,双方就具体的细节又谈了一会儿,这才定下最终的协议稿件。

    另一侧房间里的书记员们的效率很高,转眼的功夫便将修改过的协议稿件以中俄两种文字的形势给打印出来,旋即再次交到总后首长和米高扬的手上,米高扬对立面的内容早就烂熟于心。

    总后首长尽管也是如此,但还是仔仔细细看了一遍,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压抑住他内心的激动,没办法,里面的内容实在是令人想不兴奋都不行,前面的一般性的外交辞令到没什么,关键是后面的附录里的一项项援助项目:

    从两国共同组建勘探队,在西北的内~~!~~蒙古和甘~~!~~肃进行大规模野外勘探;到各类勘探技术和设备的支持;从开矿最基本的电力设备;到不可或缺的矿内滑道系统;从冶炼加工的相关工艺,到钢铁研究所需要的试验设备;从RD—9发动机的规划图纸,到最终的制造工艺路径。

    洋洋洒洒三百多项,涵盖了基础科研、野外采矿、冶炼加工、精密制造等等数十个工业门类,足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