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二章 米格—15维修站(上)

    第三百三十二章 米格—15维修站(上) (第2/3页)

暇重点照顾的因素在里面,但更多的是中国航空工业根本就没有起步的阶梯。

    这就好比是幼儿启蒙,不管学什么总得有本像样的教材才行,可如今的中国航空工业别说是教材了,就连像样的作业本都没有。

    专家们没有参照的技术样本,工人们没有用于磨练的工艺指南,工厂里没有专业的设备进行培训,科研院所里没有明确的研究目标……

    如此种种着实令军备首长心急如焚,可他也没什么好办法,直到听到总后首长从苏联获得R—9喷气式发动机全套技术资料,并向中央做了《中国航空发动机工业未来十年发展规划纲要后》。

    军备首长便想到一种可能,既然那个老战友的儿子能帮着总后首长在航空发动机领域搞出这么大的阵仗,那他能不能也帮着真正的飞机研发方面提高提高能力,以便自己的任务结束后,能够顺利的从苏联获得飞机研发的“教科书”?

    正因为如此,军备首长才会死皮赖脸的把柏毅给抢过来,除了完成当下志愿军急需的后勤物资前运外,就是想在闲暇时找机会跟柏毅聊聊,想看看这小子究竟有什么门道,能把那么先进的R—9喷气式发动机技术资料弄来不说,还能提总后首长起草大型工业的战略规划方案。

    然而还没等军备首长来得及试试柏毅的深浅,备降机场上这一场因米格—15迫降而引发的技术对碰,却令军备首长一下子找到为中国航空工业引进“教科书”的突破口,尽管并不显著,但他却有信心,将这个细小的裂缝,撕开一个任谁都无法弥补的口子!

    卢科采夫和普什连科在听了军备首长洋洋洒洒的一番话后,是既庆幸,又苦恼,庆幸的自然是米格—15的故障跟他们半毛钱关系都没有,完完全全是符拉迪沃斯托克飞机修理厂的责任。

    只要有足够的证据拿出来,他们第12歼击机航空打击群非但没有责任,还会因为首先发现故障原因而得到褒奖,当然倒霉的自然是符拉迪沃斯托克飞机修理厂。

    可苦恼的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