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章 人在路在

    第三百五十章 人在路在 (第2/3页)

敢放,直直的是吧柿子挑软的捏的精粹发挥到了极致。

    亨廷格也不点破,更确切的说是乐见其成,其实早在第五航空联队司令官疗养前,他便注意到中苏联合空军在平壤附近修建的空军基地,虽然情报上说,这些基地旨在保卫朝鲜首都平壤,苏联绝不对冒着与美国彻底撕破脸的风险,将战斗机越过平壤—元山一线。

    但心思细腻的亨廷格上校却发现,请报上只说了苏联空军,对刚刚组建的中国空军却只字未提,苏联或许估计美苏之间大格局的考量不会越过平壤,可正在同美军交战的中国呢?他们可没有任何理由约束自己不越过那道本就不存在的红线。

    对于他的顾虑,上至第五航空联队司令官,下到普通飞行员没有一个人在意,没办法,谁让中国空军连个像样的飞行员都没有,仅有的能架机升空的,也不过是美军空军学校的学员水平。

    满打满算不过200小时的飞行时长,怎么跟他们这些动不动就上万小时的老鸟比?想抛开苏联空军掩护,直接单挑美国空军,简直就是寿星公上吊,嫌自己命太长,所以整个第五航空联队的官兵们相信,就算中国军人再勇敢,也不会做如此吃力不讨好的牺牲。

    但亨廷格上校却不这么看,米格—15的最佳战斗半径在300公里左右,完全可以覆盖平壤到半岛中部山脉的空域范围,如果中国空军在某一时刻突然以航空伏击的形式南下,第五航空联队必然会措手不及,毕竟这是战争,不是人为的即时战略游戏!

    正因为如此,出于参谋长职业上的谨慎,尽管遭到反对,但亨廷格上校还是在职权范围内做了相应的应急预案,即刚刚所说的将攻击范围向南回缩150公里,避开平壤起飞的米格—15作战半径的同时,又大大缩短己方的攻击距离,若是再配合美国空军超一流的出动效率,足可控制不到1000平方公里的临津江冲积平原.

    而这一次沙里院空战惨败,在证明亨廷格上校判断正确的同时,也让他有了启动预案的借口,以此他希望能够利用这次机会,将上校肩章上的飞鹰标致,换成更加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